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记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健康对照组及46项脑局灶性损伤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MQ及人像再认两项成绩显著低于脑额叶病变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 脑其他部位病变组病人的CMS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想学习与其阴性症状相关、指向记忆及人像再认与阳性症状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采用奎的平、氯丙嗪、利培酮治疗 4周 ,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精神症状并测定PRL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在各组间无差异 ,但是治疗后氯丙嗪及利培酮组的PRL水平显著高于奎的平组。治疗前 3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量表分与PRL水平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氯丙嗪组及利培酮组的多项精神症状量表分与PRL水平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氯丙嗪及利培酮在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伴有PRL增高 ,而奎的平无PRL增高。  相似文献   
44.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影响因素较多,会造成血小板的假性减少,这就要求检验技术人员要对仪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审核,必要时,对可疑标本进行复检。如果完全依赖仪器,直接发出报告,对临床及患者会造成漏检、漏诊、误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2例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精神病筛查问卷(PSQ)、焦虑抑郁量表(HAD)、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儿童期不良经历(ACE)等对成都市4 137例18~34岁男性青年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病性体验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四川省成都市青年男性的精神病性体验阳性率为28.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性体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比值比(OR)=1.260,P<0.05﹞、酒精滥用(OR=1.782,P<0.05)、焦虑情绪(OR=2.985,P<0.05)、儿童期不良经历(OR=1.192,P<0.05)、暴力行为(OR=1.501,P<0.05)、自杀企图(OR=2.328,P<0.05)、自伤行为(OR=1.705,P<0.05);已婚/同居/再婚是精神病性体验的保护因素(OR=0.784,P<0.05)。  结论  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的阳性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酒精滥用、焦虑情绪、儿童期不良经历、暴力行为、自杀企图、自伤行为,而已婚/同居/再婚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维护患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方法: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精神科保护性医疗措施管理方案,并运用于临床。结果:规范了临床保护性约束的实施行为,降低了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率。结论:维护了正常医疗秩序,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精神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7.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共同存在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并对22号染色体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和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5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分析。方法 采用14个神经心理测验(共29项)对2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22名未患病亲属(亲属组)和133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有关智力、注意、记忆、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评定,比较各组间的神经认知功能有无差异,并对上述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与COMT和PRODH基因的5个候选SNP进行定量性状的传递不平衡测试。结果 (1)患者组所有测验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亲属组的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界于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2)PRODH1 195G/A与即刻逻辑记忆测验(P=0.03)、言语流畅性测验的正确数(P=0.03)和连线测验B的犯规数(P=0.01)相关,PRODH1945G/A与数字符号测验(P:0.01)、连线测验A的错误数(P:0.02)、HANOI塔测验的总分(P=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总错误数(P=0.01)、WCST的非持续错误数(P:0.02)和WCST的总分类数(P=0.02)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记忆、注意、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内表  相似文献   
48.
活力苏治疗抑郁症中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定活力苏治疗抑郁症中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组。研究组合并使用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SSRI)阿普唑伦和活力苏;对照组使用SSRI,阿普唑伦,评定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流调中心用抑郁量有(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滋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总分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的躯体化因子治疗前后显著改变,而对照组无。研究组除睡眠总分,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外,还有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的显著改善。结论 活力苏能够明显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调查长寿老人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90岁),应用中文版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其分值与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共778例,MMSE分值与性别、年龄、躯体生活自理量、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ADL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分量记忆、注意、回忆、语言及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男性MMSE成绩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间的定向力、注意、语言能力、MMSE总分和ADL总分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96~98岁组间的智力正常者与异常者差异显著(P<0.01),女性组除105~108岁组外,其余组智力低下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智力正常者(P<0.01).结论 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的认知功能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