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目的 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辨证论治前后的胃粘膜内镜及病理的变化,探讨该病中医证型与胃粘膜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该病患者提供一定试验依据。方法 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脾胃虚弱证18例、肝胃郁热证16例、脾胃湿热证12例、胃阴不足证9例、肝胃气滞证8例、胃络瘀血证5例,予中医辨证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胃粘膜变化程度,并分析其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 证型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脾胃虚弱证(26.5%),肝胃郁热证(23.5%),脾胃湿热证(17.6%),胃阴不足证(13.2%),肝胃气滞证(11.8%),胃络瘀血证(7.4%);胃粘膜轻度萎缩以脾胃虚弱证最常见(88.9%,P<0.001),胃粘膜轻度肠上皮化生以脾胃湿热证最常见(91.7%,P<0.01),重度萎缩和重度肠上皮化生均以胃络瘀血证(100%、80%,P<0.05)最常见,胃粘膜I级糜烂以脾胃虚弱证(77.8%,P<0.05)最常见,IV级糜烂以脾胃湿热证(75.0%,P<0.05)最常见;脾胃虚弱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萎缩程度积分变化最大(△=0.94±0.42,P<0.05),胃络瘀血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变化最大(△=1.80±0.45,P<0.05),脾胃湿热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糜烂程度变化最大(△=1.67±0.49,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治疗前后证型与胃粘膜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患者提供部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2.
胡峰  王中峰  王伟  张洪  高普均 《肝脏》2012,17(8):551-553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与4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MELD-Na、MESO、iMELD)之间的关系。方法 7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ICG清除试验检测15分钟滞留率(R15)和血浆清除率(K);同时计算患者MELD、MELD-Na、MESO和iMELD评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级及LSD检验,比较ICGR15、K值与MELD、MELD-Na、MESO和iMELD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R15、MELD、MELD-Na、MESO、iMELD评分升高,K值降低。R15与MELD、MELD-Na、MESO、iMELD呈正相关(r=0.59、0.56、0.61、0.63,P<0.05),K值与MELD、MELD-Na、MESO、iMELD评分呈负相关(r=-0.55、-0.53、-0.58、-0.59,均P<0.05)。结论 R15和K值与MELD、MELD-Na、MESO、iMELD评分关系密切;R15与4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相关性比K值显著,其中R15与iMELD相关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3.
背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新的特异性的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在生化、结构及功能上发生变化,原有的基因组和分析单一蛋白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大规模、系统性研究蛋白质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可以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当中。 目的: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概况,总结蛋白质组学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成骨及脂肪细胞定向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其面临的问题,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进行展望。 方法:在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 数据库、I.S.I 数据库中检索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定向分化及蛋白质组学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研究中应用的文章,纳入近年来起重大影响以及开启和引领新方向的重要研究成果。 结果与结论:纳入29篇文章进行综述,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成骨及脂肪细胞分化领域提供的信息及积累的经验。随着蛋白质组学在方法学及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会成为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潜在机制的强有力工具,帮助人们早日揭开其中蕴含的生命奥秘。  相似文献   
114.
多发性硬化(MS)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脑和脊髓白质以及视神经髓鞘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失和胶质增生。近10余年来,国内外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MS,疗效颇佳。现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45例急性期MS患者分别应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并对其疗效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I一般资料:对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急性期MS患者45例,按1983年Poser拟定的MS诊断标准确诊,分别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ACTH进行治…  相似文献   
115.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150医院(河南洛阳471031)胡峰患儿,男,年龄19天。于1996-03-06因双下肢浮肿伴尿量减少5天收入院。无发热、呕吐、口唇发绀。查体:体温35.1℃,前卤平软,颈无抵抗,心肺无明显异常,脐下腹壁稍肿胀,双下肢凹陷...  相似文献   
116.
117.
病例摘要 病史患者女性,30岁,因" 双下肢水肿6个月,血压升高4月余"2003-09-19入院.缘于2003年3月劳累后发现双下肢水肿,休息后水肿减轻甚至消失,当时尿量无变化,未予重视.5月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达180/140 mmHg,观察血压波动在210~180/120~110 mmHg,同时查尿蛋白2 ,无头痛、头晕及视物模糊,无腰痛及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2~3次/夜不等),考虑慢性肾炎,当地医院给予"黄葵"等药物治疗,但症状无好转.回乡途中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呈洗肉水样,其中有血丝及血块,约持续3天,不伴发热,无腹痛.在家乡医院查尿蛋白2 ,尿红细胞2 ,血肌酐轻度升高(SCr 134 μmol/L),B超检查双肾体积大小正常.给予"青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后,尿路刺激症状改善,血尿消失.期间发现右下肢及两前臂皮肤网状青斑,但否认关节痛、发热、皮疹,多次查ENA多肽谱、ANA、ds-DNA均阴性,补体(C3、C4)正常,然SCr逐渐升至162.3 μmol/L.为明确诊断,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程中无不规则发热、关节痛、腹痛,无脱发、口腔溃疡.体重无明显减轻.精神好、食欲佳、睡眠正常.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在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下考察压力、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与自我和谐量表对5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压力、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06,-2.139;P0.01);压力与自我和谐总分显著正相关(r=0.27,P0.05),社会支持与压力和自我和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8,-0.37;P0.05);压力对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6,0.17;P0.05),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28,P0.05),因此,领悟社会支持在压力对自我和谐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量K2=0.08,R2sed=0.04。结论: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我和谐,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喘可治和胸腺肽注射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3组,A组为规范化药物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B组为规范化药物联合胸腺肽穴位注射,C组为单纯规范化药物治疗,每组各30例,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肺功能等。结果 A组临床效果有效率为86.66%,B组为76.66%,C组56.66%,A组和B组临床效果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和胸腺肽穴位注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COPD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较高,但相关研究多限于动物实验,故对百草枯中毒引起AKI认识不足.本研究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AKI的临床特征,进而寻找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同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1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98例(54.4%)出现AKI.服毒量<15 ml及≥15 ml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13.6%、78.2%,30例(16.7%)出现少尿.98例AKI患者中86例(87.8%)出现蛋白尿和(或)血尿,低分子蛋白尿、管型尿、糖尿、尿NAG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84.6%、15.3%、41.8% 、66.3%.4例经肾活检者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缺血性病变、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特征.98例百草枯中毒合并AKI的患者死亡率为86.7%.13例存活的AKI患者随访30d,5例血清肌酐波动在123.7 ~247.5μmol/L,2例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余肾功能正常.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AKI发生率达54.4%,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AKI足判断中毒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早期呕吐、百草枯服用量≥15 ml、服毒至洗胃时间间隔长、血液净化开始时间晚、低氧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血糖增高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