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抚正化瘀方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DMN诱导大鼠肝硬化、肝癌的动物模型,检测用药后血清及肝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DMN可诱导大鼠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表现为ALT、AKP、γ-GT、AFP的增加,Alb含量下降,肝细胞异常增生,肝癌结节形成,肝癌组织TGFβ1、TGF-βⅡR的表达减少;抚正化瘀方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抑制肝细胞异常增生的作用,并能使癌组织周围表达低下的TGFβ1、TGF-βⅡR含量显著增加,古典名方-人参鳖甲丸也具有上述作用,其总体疗效略低于扶正化瘀方。结论:抚正化瘀方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抑制肝细胞异常增生及提高TGFβ1、TGF-βⅡR表达可能是该方治疗慢性肝病、预防肝癌发生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2周后,随机分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及甘乐对照组。用药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TG、FFA含量分别达正常组的5.3、1.9倍,肝组织出现严重的大泡样脂肪变性,肝脏炎症表现明显;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改变显著减轻,其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可显著降低在模型组中异常升高的肝组织GGT活性及ALT、AST活性,显著提高模型组中低下的肝组织SOD活性,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和肝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其肝组织TG、FFA含量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祛湿化瘀方对CCl4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及其炎症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认为FLD由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通常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其中NAFLD是近年来尤为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患病率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及对其传统的“预后良好”认识发生了改变。如有报道,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3%,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5.35%、0.79%;国外1515例肥胖相关性脂肪肝肝活检荟萃分析显示5%~63%有炎症,29%有肝纤维化,3%有肝硬化。因此可以说,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是我国肝病防治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祛湿化瘀复方的主效应中药或不同组合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r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分泌的作用,探索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相应物质基础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体外细胞模型和药物血清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根据复方中的5味中药(茵陈、栀子、虎杖、田基黄、姜黄),选用U11(1110) 表进行组方设计所得10种中药组合进行干预,以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及TNF-α的抑制效应作为考察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或组合,并重新区间分组验证。结果茵陈和田基黄在高剂量组合时有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的效应,与全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用茵陈也可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结论 茵陈及其与田基黄的组合是祛湿化瘀复方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 α分泌作用的主效应中药;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分析的方法可有效分析中药复方针对某一作用环节的主效应中药或组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药物干预前后的肝组织病理动态变化情况,探讨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93例(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前后2次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并依据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和未减轻(或继续加重)的情况将病例分为两组(减轻组36例,未减轻组57例),分析该两组肝组织炎症、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相应的血常规变化规律。结果纤维化减轻组伴有肝组织炎症程度的显著减轻。药物干预后,纤维化减轻组的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肽含量明显下降(t=3.34与t=3.17,P值均〈0.01),并显著低于未减轻组;但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纤维化减轻组伴有血清白蛋白升高(t=3.24,P〈0.01)及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凝血酶原时间的下降,而未减轻组无类似变化。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肽含量的变化有助于肝纤维化减轻与否的判断和药物疗效评价,而血清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6.
祛湿化瘀方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SPF级,随机取5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以高脂饲料(普通饲料+2%胆固醇+10%猪油)饲养12周诱导脂肪肝。期间在第7周起,按随机号分模型组(11只)、祛湿化瘀方组(10只)及对照药物甘乐组(10只),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或蒸馏水灌胃6周。取材后观察肝组织病理(HE染色和油红染色)、电镜超微结构;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血清ALT和AST活性、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等变化。结果:模型组肝体肥大,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脂肪变性,电镜可见肝细胞内存在大量脂滴,肝组织中TG含量达正常组5.2倍、FFA含量显著升高,但血脂含量和ALT、AST活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显著变化。祛湿化瘀方组可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肝组织TG和FFA含量(其均值分别为模型组的54.5%和72.5%),并显著优于对照药物甘乐组。结论:祛湿化瘀方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理想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β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2d、1、2、3、4、5、6周共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其余大鼠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α5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随肝纤维化形成,模型组大鼠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早期以FN升高明显,而后以α5β1及α-SMA增加较为显著,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预防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β1表达逐渐增加,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并可通过α5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β1表达,该作用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制备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对其进行干预,观察药物对其PDGF和TGFβ活性以及对Kupffer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药物组PDGF和TGFβ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闰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对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可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旁分泌激活,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亚硝胺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变化与药物干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脂质过氧化病理机制,以及扶正化瘀方与干扰素V的干预作用。方法DMN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扶正化瘀方灌胃及(干扰素肌注治疗。观察项目包括肝脏病理、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进行Hyp、MDA与SOD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明显增生,纤维间隔形成; ALT水平上升;肝组织Hyp与MDA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性显著降低,且SOD与 MDA、 Hyp呈负相关(r=0.70,-0.73,P< 0.01),MDA与 Hyp呈正相关(T=0.88, P< 0.01)。扶正化瘀方与干扰素γ均能明显减轻肝组织胶原沉积、降低ALT水平,提高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肝组织Hyp与MDA含量。结论脂质过氧化是DMN损伤大鼠并诱发肝纤维 化的主要机制之一,抗脂质过氧化是扶正化瘀方与干扰素γ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CCl4急性肝损伤肝SOD,MDA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对其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时肝SOD、MDA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319方)抗肝损伤作用。方法: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各组损伤后24h、48h、72h的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血肖ALT、AST活性。结果:(1)损伤后SOD活性下降,以48h为最低点,与ALT呈负相关;(2)MDA含量呈先低后高的变化;(3)扶正化瘀方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生肝损伤时肝SOD、MDA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