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40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目的通过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行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观察12个月生存情况。采用Kaplan Meier时序检验及对数秩Log Rank(Mantel-Cox)检验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门静脉转移、腹腔转移、胸腔转移、Child-Pugh分级、胆红素、AST、介入治疗次数、抗病毒治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组12个月生存曲线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转移(P=0.004)、腹腔转移(P=0.009)、胆红素水平(P=0.017)、抗病毒治疗(P=0.000)、TACE治疗次数(P=0.000)与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门静脉转移、腹腔转移、胆红素水平可能为影响TACE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介入治疗次数可能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72.
我院自1985~1991年5月由血培养阳性的93例败血症患儿中,以其年龄分为0~1岁、~3岁、~5岁3组。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2%、29%和19%。其特点是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与日本藤井良知的报道相似。本组患儿葡萄球菌感染67例,占总数72.30%,其次是沙门氏菌占8.71%,四联球菌占5.41%,其它占13.58%,提示婴幼儿败血症主要是  相似文献   
373.
盐酸洛美沙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与 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 2 4h内不同时间洛美少星的含量 ,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在 2 5℃、35℃下放置 2 4h ,配伍液的外观澄明 ,无色变 ,未见气泡及沉淀 ,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2 5℃、35℃下 2 4h内 ,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与 4种输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74.
375.
37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拉米夫定是临床上抗乙肝病毒最常用的药物,然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诱发HBVP区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甚至病人病情恶化。我们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很多病人随着疗程的延长,出现HBV DNA“反跳”,因此,及时了解  相似文献   
377.
肖琳 《中国当代医学》2005,4(15):105-106
淋病在世界广泛流行,是目前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不断改进,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输卵管通畅率。现将我院48例综合疗法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8.
肖琳 《大家健康》2008,(4):69-69
随便 男:今天晚上咱们吃什么?女:随便。男:吃火锅吧。女:不行,吃火锅脸上要长痘痘。男:那咱们吃川菜?女:昨天刚吃的川菜,今天又吃?男那咱吃海鲜去?女:海鲜不好,吃了拉肚子。男:那你说吃什么?女:随便。  相似文献   
379.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对吸水链霉菌NND-52产尼日利亚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淀粉5、酵母膏0.5、NaCl0.2、黄豆粉0.3,含Na2MoO4 5mmol/L,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h,可使菌体在每毫升培养液中产尼日利亚菌素318μg,比原配方提高了150%。  相似文献   
380.
目的 分析出生28~42 d出现佝偻病临床表现的纯母乳喂养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与其母亲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婴儿早期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4月-2017年10月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年龄为28~42 d、并且表现有佝偻病早期症状和(或)体征的119例纯母乳喂养儿及其母亲静脉血25-羟维生素D[25-(O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9例母亲血25-(OH)D>30 ng/ml者15例(12.61%),≤30 ng/ml者104例(87.39%);孕期平均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 U的母亲19例,血25-(OH)D中位数为28.8 ng/ml,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 U母亲100例,血25-(OH)D中位数为16.1 ng/ml,两组血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9例婴儿中补充和未补充维生素D组的婴儿血25-(OH)D中位数分别为20.0 ng/ml和9.5 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血25-(OH)D与其母亲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1)。婴儿血25-(OH)D水平(>20 ng/ml和≤20 ng/ml)与其出现佝偻病的症状、体征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整体处于不足水平,两者之间维生素D水平存在相关性。婴儿血25-(OH)D>20 ng/ml并没有降低其发生营养性佝偻病的风险。建议母亲孕期应积极补充维生素D,同时提倡从新生儿一出生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预防婴儿早期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