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泰国游”旅行者KABP调查流花卫生检疫局(广州510010)肖明张应镇梁佩珍国际旅行虽然不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但旅行者在旅游地感染HIV的报道已很多[1]。为了解我国旅行者有关AIDS的信息,为制定国际旅行AIDS健康教育规则提供基本资料,我们...  相似文献   
182.
183.
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13~65岁;病程1~15年。其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5例,右下腹常有间歇性隐痛不适11例,右下腹持续性轻度疼痛,伴胃肠功能紊乱者12例,伴发热、感染征象者18例。治疗方法内服鬼针草100~200g,鲜马齿苋50~100g,加水煎至300~500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外敷鲜马齿苋,捣烂敷于麦氏点上,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对阑尾炎有明显疼痛、发热及但未见穿孔征象者均可用本法治疗。治疗效果疗效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  相似文献   
184.
1991年1月~1997年6月我院共施行阑尾切除术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水中发现阑尾化脓一坏疽穿孔等一组48例在关闭腹壁切口时,应用甲硝吐作切口冲洗,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7例中:男69冽.女58例一年龄8~74岁,平均30.3岁。施行切口冲洗的一组48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10~64岁.平均32.1岁.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未施行切口冲洗的一组79例中,切口感染7例,占同组的8.86%。1.2术中情况及治疗经过:127例中,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79例,化脓穿孔48冽;48例中.阑尾穿…  相似文献   
185.
当今社会,人口渐趋老龄化,对老年人护理问题的研究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根据一年来对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患者便秘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6.
应用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第三脑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形态 ,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与催产素在第三脑室触液神经元内的共存。结果显示 :在视前区至室间核后大细胞亚核平面的第三脑室室壁均有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分布 ,呈自前向后 ,由腹侧部渐向背侧部过渡迁移的特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绝大部分为大细胞型标记神经元 ,胞体呈卵圆形、梭形、多角形与倒置梨形。它们位于脑室管膜内、室管膜下 ,或距室管膜有一定距离处 ,但有突起伸至第三脑室。第三脑室催产素免疫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与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触液神经元基本相似 ,两者高度共存。催产素 /一氧化氮合酶双标神经元 ,约占阳性细胞总数的 90 .9%。上述三种阳性触液神经元与邻近核团关系密切 ,尤其与室旁核之间有很多的阳性纤维互相交错。本研究结果表明 ,第三脑室有大量的一氧化氮合酶与催产素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 ,并且高度共存 ,从而建立了催产素的下丘脑 -脑脊液 -垂体神经体液调节环路的结构基础 ,对生殖与性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对小鼠纹状体氨基酸类递质和单胺类递质稳态的影响。方法:3月龄C57BL/6J小鼠,腹腔给予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L-蛋氨酸磺酸盐0.1 mL/10 g,隔日给药,持续2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以及谷氨酸转运体蛋白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酸、谷氨酰胺等氨基酸类递质和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1、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表达上调,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下调;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含量减少,γ-氨基丁酸、丝氨酸含量增加,而单胺类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系统性给予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能影响脑内氨基酸类递质代谢的稳态,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水平下降,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水平上升,但对单胺类递质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研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催产素(OXY)的定位。方法: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酸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内NOS与OX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共存关系。结果:PVN内NOS阳性神经元与OX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析与形态基本类似,并高度共存:NOS/OXY双标记阳性神经元,约占阳性标记神经元总数的87%,呈楔形,密集分布于PVN的外侧部。在与PVN相对的第三脑室有NOS/OXY双标记阳性触液神经元存在。结论:NOS与OXY在有关下丘脑与生殖及性行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9.
马瑞  周建平  肖明  顾振  韩群颖  王鹤鸣 《解剖学杂志》2004,27(5):518-520,552,F003
目的:观察大鼠翼腭神经节及脑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年龄变化规律。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及图像观察分析不同年龄组翼腭神经节及脑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结果:从幼年到成年,翼腭神经节中NOS神经细胞密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胞体大小逐渐增加,至成年时最大,直至老年无明显改变。脑底动脉神经纤维密度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高,从成年起维持较高密度直到老年。结论:出生后翼腭神经节和脑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的年龄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0.1 g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 L,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77%、98.08%;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评分均显著升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