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通过了解未婚妇女药流或人流的心理问题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接受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前380名未婚妊娠妇女进行测评。结果:未婚妊娠妇女与全国常模相比心理负担明显加重(P<0.05),但药流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人流组(P<0.01)。结论:对未婚妊娠妇女流产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妇女的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表达及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作用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调亡率,MTT法检测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多西他赛对MCF-7的杀伤活性,Burgi修正公式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细胞杀伤效果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 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杀伤效果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协同强度随多西他赛J浓度的降低而增强,序贯给药分析显示两种给药顺序对协同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TCRVβ7-1基因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T细胞受体信号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简要分析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各条通路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箱构建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并仿真。结果: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符合得较好,能够从数量上反映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各分子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并能通过模型仿真发现和验证该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节点分子。结论:模型基本反映了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动力学特征,可以作为后续的精确定量关系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分析64例由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18例右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8例,一期切除加回肠-横结肠断端双腔造瘘5例,一期暂时性盲肠造瘘,二期根治性切除肿瘤2例,3例无法切除者,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7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盲肠造瘘4例,一期切除加结肠断端双腔造瘘6例,一期暂时性横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1例,1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横结肠造瘘;27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13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一期行暂时性乙状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3例,2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6例吻合口瘘中右半结肠癌1例,左半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造瘘1例,其余5例均为一期切除吻合者。 围手术期死亡4例。提示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肠管、肿瘤的局部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Ⅲ~Ⅳ期)胸水及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的表达,比较二者的异同。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共89例临床诊断为肺癌晚期的患者胸水及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其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胸水及外周血中Vβ亚家族表达的异同。结果 89例晚期肺癌外周血和胸水均主要高表达Vβ3和Vβ9,分别为Vβ3(16/89)、Vβ9(18/89)和Vβ3(20/89)、Vβ9(15/89);患者胸水与外周血Vβ亚家族存在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水中Vβ3的高表达相对于患者外周血和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胸水及外周血中Vβ亚家族的表达不全相同;晚期肺癌胸水中的高表达Vβ亚家族少于外周血,其中Vβ3在胸水中可能有特异性。此研究为晚期肺癌的生物治疗及T细胞过继免疫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识别基因TCR Vβ15表达重组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TCR Vβ15基因表达重组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CR Vβ15表达情况。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共培养后倒置显微镜观察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情况,MTT法观察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TCR Vβ15基因转染后的淋巴细胞与未经处理的淋巴细胞相比跨膜蛋白表达增加。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基因转染组肿瘤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增加。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CR Vβ15基因转染PBMC细胞后可有效表达并明显杀伤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死亡,为该研究方法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采用抗CD28 ,CD80 ,CD2 及CD58 分别刺激健康人PBLs 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s 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 用FACS 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s 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 印迹分析其TCR Vβ1 ~20 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 健康人PBLs 作用肝癌细胞后CD3 和CD8 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 分子无显著变化. 健康人PBLs 分别加IL2 , PHA, 抗 CD3 和 CD3 + CD28 , CD28 + CD80 ,CD2 + CD58 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 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 % ,作用BEL7402 后表达水平约13 % ~25 % ,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 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cAb 共刺激的T 细胞活化,TCR接受APC 提呈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 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 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HSV-2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TCRVβ基因片段的选择性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 1—20亚家族在识别和杀伤病毒及肿瘤抗原方面各自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单纯性痢疾病毒(HSV-2)感染正常人的外用血淋巴细胞(PBLs)后发现TCR Vβ2,6,7,8基因在体外选择性扩增,而用 HSV-2攻击生殖器单纯疱疹性皮肤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 PBLs时发现 TCRVβ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病程不同而改变。结果提示Vβ7,8在识别HSV-2时呈选择性扩增而限制 HSV-2的增殖。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体外肿瘤抗原活化T细胞模型,研究活化后T细胞的功能特点与分化方向。方法将肝癌BEL-7402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协同刺激分子抗CD3、CD28单抗共培养(初次刺激组),或与经肝癌细胞刺激的PBMC共培养(再次刺激组),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4、48、72h。另设靶细胞对照组和PBMC对照组。各组实验均设6孔。以流式细胞仪分析PBMC经肝癌细胞刺激后CD45RO+T细胞比例变化;MTT法检测活化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活化T细胞IFN-γ,和IL-4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表面Fas配体表达和T细胞受体(TCR)Vβ亚家族表达水平,并比较初次刺激组与再次刺激组T细胞免疫效应的差异。结果健康人PBMC在肿瘤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作用下,CD45RO+T细胞比例逐渐上升,共培养72h时为(16.1±0.9)%,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2.4±0.3)%,P〈0.05]。活化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为(28.4±6.7)%、48h为(60.4±6.2)%、72h为(78.0±9.3)%];IFN-γ,分泌水平升高,共培养48h时为(932±117)ng/L,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157±30)ng/L,P〈0.05]:T细胞表面FasL表达增加至(8.1±1.8)%,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0.5±0.2)%,P〈0.01];肿瘤抗原刺激后,TCRVβ的表达水平与PBMC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再次刺激组CD45RO+T细胞比例、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IFN-γ分泌水平及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次刺激组。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肿瘤抗原活化T细胞模型。活化T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效应,并向Th1和Tc1方向分化;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其免疫效应更为迅速、强烈,表现出一定的记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