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豚鼠肌注庆大霉素(GM)10和17d耳声发射DP-gram和I/O曲线的特征性改变.选用健康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I组肌注GM10 d,II组肌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0 d,III组肌注GM17 d,IV组肌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7 d;采用CELESTA 503型耳声发射测试分析系统,观测四组豚鼠DP-gram和I/O曲线特征性改变,计数耳蜗外毛细胞缺失率.(1)I组DP-gram在4、6和8 kHz处DPOAE(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幅值明显下降,同I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为2.52、1.92、2.10,P<0.05).III组DP-gram在3、4、6和8 kHz处明显下降,同IV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为3.27、2.81、2.92、3.13,P<0.01).I、III组I/O曲线在不同频率不同刺激强度下DPOAE幅值明显下降.(2)刺激强度L1<60 dB SPL,I、III组I/O曲线在4、6和8 kHz引起DPOAE反应幅值为0 dB时最小刺激强度较相应对照组大.(3)I、III组在8 kHz阈移均数分别为5.0±3.8 dB和25±6.2 dB.(4)I、III组外毛细胞缺失率分别为22.16%和48.36%,同相应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豚鼠肌注庆大霉素10 d和17 d,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频率特异性好,DPOAE的改变与耳蜗形态学变化一致,DPOAE可以作为监测庆大霉素耳毒性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HSP27基因在大剂量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中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水杨酸钠耳毒性中的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各15只分成水杨酸钠作用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SYBR GREEN I实时监测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耳蜗中HSP27基因在长期大剂量水杨酸钠作用后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并用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中HSP27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BR GREEN I定量PCR法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对来源珍贵的微量组织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水杨酸钠能够明显诱导HSP27基因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83.
全身应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NF-κBp65及I κ B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NF-κ Bp65、I κ B 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NF-κ Bp65、Iκ B 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激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前,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I κ B 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激素治疗后,I κ B α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F-κ Bp65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促进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IκB α的表达,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85.
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后神经再支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试再生神经及肌肉的功能,探讨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后神经再支配情况。方法选用48只成年大耳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横断左侧颞骨内面神经,神经近远端分别用几丁质管和硅胶管桥接,术后1月、3月和5月进行面部行为学观察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两种人工室5月组比3月组睑裂缩小、上唇自发运动有力、叩鼻后长须更明显偏向外侧、电极刺激神经后面肌收缩剧烈。术后3月,几丁质组(Ch)和硅胶组(Si)与正常(N)比较,两组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IP)较长、动作电位波幅(AMP)较低,神经-肌肉传导速度(NMCV)较慢,有显著性差异(F=72.93-95.16,P<0.01)。术后5月,差距减小,但仍有显著性差异(F=4.144-5.773,P<0.05)。神经电生理显示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潜伏期逐渐缩短,动作电位波幅逐渐增高,神经—肌肉传导速度逐渐增快,两种人工室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肌肉重获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基本特征,比较麻醉和清醒状态下大鼠DPOAE各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CELESTA-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10只(20耳)健康大鼠行清醒和麻醉两状态下DPOAE“听力图”和输入/输出曲线及阈值进行测试。结果各频率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2kHz以上DPOAE幅值均大于25dBSPL,反应幅值大,反应稳定,在正常剂量麻醉状态下其DPOAE幅值和I/O曲线斜率与清醒状态下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状态下检测大鼠同清醒状态相比,操作简便、结果稳定,亦接近于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单侧耳蜗毁损后大鼠下丘核(inferior colliculus,IC)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数量及分布的变化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65)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大鼠单侧耳蜗毁损后3、7、30天双侧下丘核内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及GAD65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下丘核内GABA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下丘中央核,单侧耳蜗毁损后3天手术对侧下丘中央核GABA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术后7天进一步下降,至术后30天,下丘中央核中GABA能神经元数量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手术同侧及正常对照组。术后3天手术同侧及对侧下丘中央核GAD65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下降23%(P〈0.05)和41%(P〈0.01)。术后7天,双侧下丘GAD65水平均出现回升,但手术对侧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手术后30天,下丘核内GAD65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耳蜗去传人损伤后,下丘核内GABA能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与GAD65的水平有关,提示脑干听觉中枢可能通过GABA合成的减少而产生去抑制,从而发生功能重组。但GAD65主要参与对短时程GABA需求变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88.
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在强化局麻或全麻支撑喉镜下,对6例单侧声带麻痹病人行人胶原患侧声带注射。评估注射前后声带位置、声嘶改善状况及声学参数变化。结果:6例中5例术后声嘶明显改善,患侧声带移向正中位,声门关闭良好;1例声嘶改善不明显,患侧声带位置无变化。6例皆未出现不良反应。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标准噪声能量(NNE)值术后明显下降,最大声时(MPT)延长,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谐噪比(H/N)得到改善。结论: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是一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病人痛苦小、价格低廉、易于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GM组,MTL+GM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观察用药后DPOAE幅值及I/O曲线斜率的变化。结果 GM组用药3后,4,6,8kHz DPOAE幅值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I/O曲线斜率变小,在4,6,8kHz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GM+MLT组用药后各频率段DPOAE幅值,与对照组相比地显著性差异;I/O曲线斜率无明显改变,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LT能有效拮抗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