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确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最佳方案. 方法15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肝动脉栓塞术(TACE)组、TACE+艾迪组、 联合药物组,每组50例. TACE组采用TACE法,采用Selding’s方法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插至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至病变肝动脉支,分别灌注吡柔比星10~30 mg、奥沙利铂120~150 mg,栓塞剂采用进口超液化碘油10~50 mL,4~6周后重复化疗栓塞,2~5次. TACE+艾迪组:TACE后予以艾迪注射液7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连用28 d为一个疗程,至少治疗2个疗程. 联合药物组:在TACE加艾迪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 mg.d-1. 比较3组患者生活质量、骨髓抑制、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方面差异. 结果 TACE组,TACE+艾迪组,联合药物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4%,61.1%,75.0%;AFP总有效率分别为58.5%,62.2%,60.5%;卡氏评分提高有效率分别为64.0%,80.0%,78.0%;治疗后疗效分别为60.0%,74.0%,78.0%;Ⅰ度+Ⅱ度毒性反应分别为17,32,29例,Ⅲ度+Ⅳ度毒性反应分别为33,18,21例;治疗前VEGF为(508±123),(532±75),(482±64) pg.mL-1,治疗后分别为(242±84),(143±61),(152±97) pg.mL-1. 结论 TACE联合艾迪注射液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其抗癌的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22.
23.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35例起病在24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并采取欧洲卒中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介入溶栓后患者ESS评分明显增加,介入溶栓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发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率为13/13(100%)、颅内出血率为0.00%;发病24h内介入溶栓后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为26/35,颅内脑出血发生率为5.71%,无一例死于实质性出血。结论 起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对健康家猪定量测定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在3.0TMR机上,分别对9头健康实验猪行多层MR灌注增强扫描,在主动脉、门静脉及肝脏设置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肝脏各血流参数。结果肝脏灌注曲线的基线平稳,各脏器绘制的TIC形态具有一定规律。计算得肝动脉灌注量(HAP)为(35.42±0.04)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量(PVP)为(121.54±0.37)ml·min-1·100ml-1,总肝灌注量(THBP)为(156.96±0.37)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指数(PVI)为(77.43±11.53)%,平均通过时间(MTT)为(10.30±3.59)s,对比剂分布容积(DV)为(36.41±9.02)%。结论MR灌注成像可以对健康家猪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采用CT灌注成像及多普勒血流计测定肝脏血流灌注量,研究肝动脉栓塞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头猪麻醉后,行肝左动脉栓塞术;于肝左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采用CT灌注成像测定肝右叶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总肝血流量、肝动脉灌注指数,采用多普勒血流计分别测定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及肝右动脉血流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左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比较,栓塞术后肝右动脉血流量及肝右叶肝动脉灌注量增加,肝右叶门静脉的血流灌注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肝固有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肝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术后,通过肝动脉缓冲效应,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维持全肝血流量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6.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短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志斌  郭友  陈曌  唐承富  肖亦明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48-1350
目的:分析影响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风险因素。方法: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伴咯血的患者104例,行BAE介入手术。以短期疗效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病因、病变是否累及胸膜、栓塞剂种类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BAE短期疗效的风险因素。结果:78例患者被成功治疗,BAE的有效率是75%。年龄、病变是否累及胸膜是影响BAE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风险因素。结论: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外的体循环动脉充分栓塞是BAE成功的关键,术前评价患者年龄、胸膜受累的程度,有助于预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7.
99mTc-HL91肿瘤阳性显像的初步临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乏氧显像剂99mTc-HL91作为肿瘤阳性显像剂的价值及最佳显像条件。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99mTc-HL91平面及断层显像,通过划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结果:平面显像显示肿瘤的效果较差,而断层显像及延迟显像效果较好。以T/NT值为1.5为标准,99mTc-HL91显像检测病灶的灵敏度为90.6%。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是一种较灵敏和特异的肿瘤阳性显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DSA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肠镜检查为阴性结果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其中8例为急性大出血,28例为慢性出血;对所有患者均行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DSA检查。结果 DSA发现6例病变,阳性率为16.67%(6/36)。5例病变位于小肠,其中3例可见对比剂外溢等直接出血征象,手术证实为小肠憩室;1例表现为血管局部囊状扩张,伴对比剂外溢,手术证实为小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表现为空回肠段静脉早显、异常血管湖,诊断为血管扩张。1例病变位于结肠,表现为肿瘤染色,手术证实为间质瘤。结论肠系膜动脉DSA对于诊断结肠镜阴性的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对于结肠镜难以观察的小肠病灶所致出血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9.
不同栓塞剂对介入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剂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咯血患者46例,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栓塞前进行造影,根据病灶是否有难以栓塞的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供血进行配对分组,分别以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栓塞。结果明胶海绵栓塞组的有效率为78.3%,PVA颗粒组有效率为82.6%。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所有疗效不佳的病例都发生在非支气管体循环供血动脉不能充分栓塞者。结论充分栓塞支气管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是介入治疗咯血成功的关键;选择何种栓塞剂对短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99mTc—HL91肿瘤乏氧显像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HL91在肿瘤组织内的摄取,评估99mTc-HL91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价值,并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比较分析.材料和方法:对17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及99mTc-HL91乏氧显像.结果:1、4小时99mTc-HL91断层显像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值)分别为1.60、2.60、4.73.以T:N值1.5作为截断点,99mTc-HL91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0.0%、87.5%、96.0%、57.1%,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发现的恶性肿瘤病灶中,均见99mTc-HL91摄取.结论:99mTc-HL91显像对探测肿瘤乏氧有意义,与18F-FDG显像一样为临床判断肿瘤预后和采用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