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李培芳  纵盼  周震  赵云龙  刘圣 《安徽医药》2023,27(12):2529-2537
目的 考察用氯化钠注射液(NS)和5%葡萄糖注射液(5%GS)调配的29种中药注射剂成品输液的物理性质,为中药注射剂成品输液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12月按照临床常用给药剂量与药物浓度,29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于洁净环境下用NS或5%GS调配,考察室温(20~23℃)4 h成品输液性状、丁达尔效应、浊度、色度、不溶性微粒、pH、550nm与420 nm吸光度[D(λ)550 nm与D(λ)420 nm]等物理参数及其变化。成品输液为澄明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不产生气体、不产生结晶或沉淀、不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0 h比较,浊度变化<0.5 NTU、pH变化<1.00、D(λ)550 nm变化<0.010、无色成品输液D(λ)420 nm变化<0.040,判断成品输液质量符合要求。结果 29种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分别用NS和5%GS调配成58种成品输液,其中用NS调配苦黄注射液立即产生弱丁达尔效应;用NS调配冠心宁注射液、苦黄注射液、...  相似文献   
92.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法,概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使用领域,以及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方法和机制;综述中药外观特征识别及切片、粉末的显微特征识别的应用机制和研究现状;运用CNN自动统计各显微特征数量与中药化学成分做关联性分析,算出其活性成分含量,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分类鉴定与质量评价。展望人工智能结合近红外光谱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质量评价的应用前景,并总结目前该方法已有研究中的优势、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EB病毒(EBV)相关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纳入3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行单倍体移植后发生PTLD的病例, 归纳其临床特点, 并按照利妥昔单抗治疗1次后是否能下降1个log分为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组或联合治疗组。AA患儿移植后PTLD发生率为10.16%, 年龄>10岁者PTLD发生率明显升高(χ2=11.336, P=0.010)。31例患者中临床诊断27例, 病理确诊4例。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组15例, 联合治疗组15例。最终27例患儿治愈。3例患儿死亡, 2年总生存率为(89.7±5.6)%。标准预处理方案、EBV复阳是影响PTLD预后的危险因素。两种治疗方案对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本试验用各阶段柯尔克孜公、母羊体尺指标对体重变化的影响,分析初生、断奶、8月龄三个阶段体尺指标与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重的相互关系.[方法]试验随机选取柯尔克孜羊初生羔羊372只、断奶羊321只、8月龄羊223只,共计916只,测定其体重(Y)与体尺指标:体长(X1)、体高(X2)、胸围(X3)、管围(X4),并利用SPSS.27对各阶段柯尔克孜公、母羊进行相关性、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不同阶段柯尔克孜羊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结果表明:柯尔克孜公、母羊体尺指标中体长、体高、胸围、管围与各阶段的(初生、断奶、8月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阶段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体尺指标为胸围,其次为管围和体高.初生、断奶、8月龄阶段柯尔克孜羊三个年龄段的体尺指标中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大于其他三个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论]本试验不同阶段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柯尔克孜羊早期选育实践,并且研究结果说明在柯尔克孜羊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体重的选择,还要加强对体尺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心内科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和PCT、hs-CRP、WBC和TLR9在感染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8例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痰液并进行培养、鉴定。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受性。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测定PCT、hs-CRP、WBC和TLR9。分析性别、吸烟、喝酒、糖尿病史、慢性阻塞肺病史、长期卧床和住院时间对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分离出58株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6株、肺炎链球菌11株、表皮葡萄球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4株、大肠埃希菌2株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依次为68.75%、56.25%、56.25%、25.00%、31.25%、50.00%、18.75%、25.00%、43.75%和25.00%。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耐药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96.
4例患儿以身材矮小就诊, 其中男2例、女2例, 就诊年龄分别为7岁、11岁6月龄、9岁11月龄和9岁3月龄。2例表现为短肢畸形, 1例曾有数次因双下肢无力跌倒病史, 1例出现双下肢感觉异常。查体发现3例双侧膝反射消失、1例减弱, 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周围神经病。4例患儿最终经遗传学分析均确诊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3例为腓骨肌萎缩症1A型, 1例为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1D型。  相似文献   
9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打鼾、憋气、白天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严重者有夜间猝死的风险。本文主要对成人OSAHS的无创性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OSAHS无创性治疗方式选择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利用临床生物化学指标建立初步判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评分系统.方法 统计分析2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从19个生物化学指标中选出5个参与评分,按不同检测值分为0~4分,总分用于判定肝组织炎症和坏死程度.结果 ALT、AST、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总胆汁酸被纳入评分系统,以总分≤5分判定为炎症分级G<2,5分以上判定为炎症分级G≥2,判定结果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符合率为82.8%,以此系统筛选G≥2患者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81.2%,阳性预测值为88.6%,评分系统应用于大于12岁患者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达到86.7%、88.0%、84.7%和90.6%.结论 建立的评分系统能初步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12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99.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ANEC)是一种病情呈爆发性进展的急性脑病,发病率较低.ANEC起病急,发病后伴随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病程进展迅速,临床诊治过程易出现误诊、漏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较典型,为ANEC的准确、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T7RNA聚合酶真核表达质粒细胞内病毒拯救系统.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大肠埃希菌BL21(DE3)的T7RNA聚合酶基因为目的 基因,构建T7RNA聚合酶真核表达质粒VR-1a并鉴定,然后将VR-1a和EV71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共转染Vero细胞并传代,观察其细胞病变,同时用RT-PCR检测EV71病毒核酸和用ELISA检测EV71病毒抗原.结果 酶切和测序显示成功构建T7RNA聚合酶真核表达质粒VR-1a,和EV71病毒感染性克隆共转染Vero细胞后出现明显的病变,RT-PCR检测EV71病毒核酸阳性并测序证实,ELISA检测显示有EV71病毒抗原.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细胞内拯救EV71病毒,有望应用于EV71病毒的核酸疫苗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