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 检测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浓度,分析患者血清中sCD40浓度与临床轻重程度及肝组织不同炎症坏死分级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临床病情越重、肝组织炎症坏死越明显,sCD40浓度越高;在ALT低于80 IU/L的患者中,sCD40浓度大于80 pg/ml的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坏死G2以上的占65.85%,明显高于sCD40浓度低于80 pg/ml的患者.结论 血清中sCD40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用于辅助判断乙肝患者病情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292.
HIV疫苗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人体后,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最后导致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报告称,全球现有HIV感染者3300余万例,每天新增7500例。AIDS给当今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HIV感染也以其极高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细胞提供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研究室完成。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测定。③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显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3.5kb处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750bp处显示特异性目的条带。②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和鉴定结果: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③转染HepG2细胞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结论:①初步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正确性。两种质粒可使转染细胞同时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对转染效率和结果进行及时、快捷的观察。②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成功,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细胞提供简洁、快速、实时的检测方法,并为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4.
学术背景: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和重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装有细胞材料的生物反应器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的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应具备成熟肝细胞的所有功能。目的:了解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研究情况和最新进展。检索策略:主要检索1994-01/2007-06美国国立图书馆网站(PUBMED)、国内全文网站康健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文CHKD网站有关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文献,主要为英文检索,辅以中文。关键词为人工肝(liver,artificial)和/或肝细胞(Hepatocytes),干细胞(stemcell),肝细胞系(Livercellline)和永生化肝细胞(immortalization hepatocytes)。检索到685篇文献,不采用未发表的文章。经初步筛查,排除研究目的不同及内容重复的文献,详细阅读27篇。文献评价:所选文献主要来源于Hepatology,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Gastroen terology,Annals of Surgery,Tissue Engineering,Journalof Hepatology,Biomaterials等著名杂志,主要为论著。资料综合:目前国内外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成人肝实质细胞: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好,细胞生物学功能相同,最大障碍是来源匮乏,活力难以长时间维持。②猪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中应用最多的细胞材料,目前已进入Ⅱ/Ⅲ期临床研究,但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免疫反应和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的问题。③肝细胞株:是重要的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之一,来源容易。依靠其获得方法不同,可分为肝肿瘤源性、经传代建立以及病毒转染后的细胞株。④肝干细胞:是非常有潜力的细胞材料,可分为肝源性肝干细胞和非肝源性肝干细胞。结论:目前应用于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的肝细胞主要有猪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株,各有优缺点,永生化人肝细胞、肝干细胞等能否应用于临床,仍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95.
296.
颌面部是人体最显露的部位之一,颌面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作者对1992/1999救治的174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97.
治疗型HBV DNA疫苗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辛绍杰  貌盼勇 《人民军医》2007,50(5):273-275
全世界约有3.5亿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者.HBV 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首要病因,每年有100万~200万患者死于该类疾病.发生 HBV 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不能形成足够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298.
目的 提升医疗机构开展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能力.方法 结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Ⅰ期临床研究室组织实施的1项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分析医疗机构开展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环节及过程质量控制.结果 相较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在疫苗Ⅰ期临床试验中具备医疗、急救、设施设备、临床试验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论 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  相似文献   
29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H)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乙酰肝素酶(HPA)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84例CSH患者分为Ato+钻孔引流术组(联合组,n=42)和钻孔引流术组(对照组,n=42)。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观察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NSE、VEGF、HPA水平及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o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CSH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疗效,下调血清NSE、VEGF、HPA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00.
呼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肠病毒科包括7个病毒属,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有呼肠病毒属、轮状病毒属和环状病毒属。呼肠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属,它对于动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通常认为绝大多数人在感染呼肠病毒后是无症状的,少数人感染后可引起胃肠道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较少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呼肠病毒与人类某种疾病的确切关系尚未最后确定,但早在1967年Tillotson等就曾报道呼肠病毒可导致人类致死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并在SARS流行期间,一些研究显示SARS的发病可能与呼肠病毒的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