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481篇
内科学   376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961篇
预防医学   401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361篇
  5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分析总结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及MRI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1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典型MRI特征为胼胝体压部中央类圆形、边界清楚的孤立结节,T2WI及FLAIR呈高信号;16例DWI呈明显高信号而相应ADC图呈明显低信号;7例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其信号特点与病程相关;3例DTI FA值未见明显降低,胼胝体压部白质纤维束完整。临床治疗后MRI复查1例出现其他部位新发病灶。结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局灶性病变是有共同MRI特征的一组不同疾病,有典型MRI特征,信号特点与病程相关,DTI特征提示病变的可复性,临床治疗后的MRI复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2例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育龄期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隐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3.
高晨  吴林玉  孔宁  娄新璟  郭勇  许茂盛 《浙江医学》2022,44(16):1725-1730
目的研究基于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分型构建肺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分别获取515例及116例肺腺癌患者的数据。基于TCGA数据库进行ssGSEA分析及聚类分析,将样本分为高免疫评分组和低免疫评分组,并进行免疫相关分析、富集分析及差异分析,进一步获得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将TCGA数据集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基于TCGA训练集的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据,通过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套索算法(Lasso)回归以及多元逐步Cox风险回归分析降维,构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获得相应的风险分数(Riskscore),并用TCGA内部验证集及GEO外部验证集进行验证。将Riskscore与临床特征进行独立预后因素分析,建立列线图。ROC曲线与校正曲线分析分别用来评估模型的效能及拟合度。结果根据患者样本的ssGSEA免疫评分、聚类分析及差异分析的结果,患者被分为高免疫评分组和低免疫评分组以及获得1447个差异表达基因。再通过单因素Cox风险回归、Lasso回归以及多元逐步Cox风险回归分析降维,获得剩余8个预后相关免疫差异表达基因的最优集合和每例患者的Risks-core。该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03、0.713、0.750。根据独立预后分析结果,肺腺癌的分期及预测模型的Riskscore是肺腺癌患者的两个独立预后因子并联合绘制列线图。列线图1、3、5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789、0.763、0.746。校正曲线分析也显示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基于ssGSEA分型构建并验证的肺腺癌患者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后风险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提供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14.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研究显示粪菌移植(FMT)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FMT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验证FMT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Mode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粪菌移植治疗组(Model+FMT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组(Model+5-ASA组),各15只。Control组不作任何干预处理;Model组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Model+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次灌肠;Model+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 5 g/ml 5-ASA灌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血液辅助性T细胞(Th)-17、Th-1、Th-2、Treg细胞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结果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Model组造模成功;Model+FMT组与Model+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形态正常,杯状细胞数目较多,线粒体轻微肿胀,粗面内质网病变不明显。Model+FMT组Th17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低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17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h1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和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reg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Model+5-ASA组IFN-γ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2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低于Model+FMT组;Model+FMT组IL-4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IL-4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GF-β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结论FMT可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推测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Th17/Treg细胞比例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并分析NSCLC细胞系A549和H1299与人成纤维细胞HFF-1中ACSS2表达的差异。利用慢病毒在NSCLC细胞系中构建ACSS2敲低(ACSS2 KD组)和对照细胞系(NC组)。采用MTT实验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ACSS2 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ACSS2对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分析敲低ACSS2 对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与人成纤维细胞HFF-1相比,NSCLC细胞中ACSS2 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NC组相比,ACSS2 KD组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显著降低,ACSS2 KD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 <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显示,敲低ACSS2 细胞自噬活性明显增加,自噬小体增多(P <0.01)。但是,敲低ACSS2几乎不影响caspase3和caspase8的蛋白表达水平(P >0.05)。ACSS2 shRNA+Beclin1/Atg7-shRNA共转染A549细胞(ACSS2+Beclin1/Atg7 KD组),结果显示与ACSS2KD组比,ACSS2 KD+Beclin1/Atg7 KD组细胞增殖能力有所增强,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增多(P <0.05)。结论:ACSS2在NSCLC细胞中高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侵袭。下调ACSS2可诱导NSCLC细胞发生自噬性细胞死亡,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总结临床上行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的经验。方法:通过对23例胆囊结石患采用右上腹3~5cm斜切口.在切口加用冷光源探头作照明,充分显露胆囊三角,直视下寻找胆囊管,用钛夹钳施钛夹来闭塞胆囊管,取尽胆囊结石及胆汁并向胆囊腔灌注硬化剂无水乙醇(≥99.5%),反复3次,硬化剂共灌注20min,胆囊底开放,放置胆囊窝引流管。结果:在灌注硬化剂时可见胆囊黏膜脱落、坏死,2周内胆囊明显萎缩,纤维组织开始形成,10周左右胆囊全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全部萎缩完全,23例胆囊全部化学性切除成功,除2例术后出现腹痛外,余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结论:硬化剂灌注最佳时间为20min,硬化剂灌注要反复多次,小切口化学性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中间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间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结论同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术相比,中间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8.
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5月,于2003年6月7日就诊。BMI22,空腹血糖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诊断为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肝炎病史。给予优降糖2.5mg每天2次,早晚餐前口服。一周后变查空腹血糖为5.6mmol/L。嘱继续口服优降糖。  相似文献   
119.
摘要:目的 探讨衢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 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 月 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NSCLC 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EGFR 基因第18~ 21号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06 例NSCLC 患者总突变率为43.40%,第18、19、20、21 号外显子 突变率分别占突变总数的2.17%,41.31%,4.34%,52.18%,女性EGFR 基因的突变率高于男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 2= 5.52,犘=0.02),无吸烟史患者高于有吸烟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76, 犘=0.03),腺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0.59,犘=0.01),EGFR 基因的突变率与 NSCLC 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χ 2= 0.65,犘=0.42)。结论 衢州地区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以19 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为主,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的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率较 高,可接受以EGFR 为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织学类型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12 0891 04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1月住院的心脏病患者共161例,入院后24 h内进行cTnⅠ和NT-ProBNP同步测定。根据cTnⅠ、NT-ProBNP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吗,A组:cTnⅠ、NT-ProBNP均低于临界点;B组:cTnⅠ、NT-ProBNP其中之一高于临界点;C组:cTnⅠ、NT-ProBNP均高于临界点。出院后随访1年,指标包括心功能恶化再住院或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结果:心衰越重患者NT-ProBNP升高越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Ⅰ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心功能Ⅰ、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B组与A组比较,再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再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TnⅠ和NT-ProBNP,更能准确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