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5 个活禽市场休市前后9 轮外环境监测结果, 评估休市措施对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控制的成效及影响。方法 2014 年1 月对5 个第1 轮环境监测检出H7N9 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活禽市场所有存栏活禽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清洗消毒和3 d 休市的应急措施, 其后开展第2 轮监测, 复市1 周内再进行第3~9 轮监测。采用RT-PCR检测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 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H9 病毒亚型。结果 共采集外环境标本654 份。第1 轮监测中A型流感病毒活禽销售摊点阳性率为94.44%,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为61.11%, 处置消毒后阳性率下降至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50.00%升至第9 轮的72.22%,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44.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轮监测中A 型流感病毒标本阳性率为28.89%,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为17.78%, 处置消毒后标本阳性率降为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19.67%升至第9 轮的27.5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8.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禽宰杀工具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2.4%, 35/156)。复市后1 周内, 后期污水和饮水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25.9%, 12.4%)均高于初期(8.3%, 8.6%),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禽过夜存栏的销售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91.7%)高于不存栏过夜者(33.3%), 同时售卖多种禽类的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85.7%)高于非售卖多种禽类摊点(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市场内活禽宰杀对禽流感病毒污染扩散的风险大, 污水、饮水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蓄积效应, 活禽存栏过夜和多种类禽鸟混养是销售摊点存留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对活禽市场采取清洁消毒等休市措施可清除禽流感病毒的污染, 但复市后即反弹, 对污染控制的持续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成都市建卡孕妇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建卡孕妇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4所妇幼保健院 2 0 0 2年 3~ 10月建卡孕妇 ,按预定的干预措施进行健康教育 ,并对干预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建卡孕妇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应答正确率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明显提高 ( P<0 .0 0 1)。结论 :在建卡孕妇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93.
成都市建卡孕妇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建卡孕妇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行为 (KAP)状况 ,为在该人群开展相关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于 2 0 0 2年4月 - 5月对成都市市区建卡孕妇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 1 调查对象 选择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和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 3个区的妇幼保健院为抽样单位 ,以孕卡号为依据在各院各随机抽取 10 0名 ,共 4 0 0名建卡孕妇作为调查对象。1 2 调查方法 根据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结果 ,自行设计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 ,进行预调查后反复修订 ,注重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匿名…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广州一起公园恙虫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和措施,为今后开展类似暴发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一起公园恙虫病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用外斐氏反应和PCR方法对病例和动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起公园恙虫病聚集性疫情累计发病17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7.65%;病例发病以发热、肺炎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身体某部位均有特异性焦痂;现场调查采集公园工作人员血清标本66份,外斐氏反应全部阴性,采集公园流浪猫血标本6份和游离恙螨105只,PCR检测结果亦均为阴性。结论可确认该公园内发生了恙虫病聚集性暴发疫情,感染地点可能与患者在公园内活动接触草坪有关。本次疫情现场防控对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和引发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效的防控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95.
孙小姐今年26岁,两年前,她因为月经失调来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做了B超.按照常规,最好是做宫腔镜,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但是因为没有性生活史,所以孙小姐拒绝做宫腔镜.在一年前的复查中,也没有看到宫腔占位,抱着"疾病不会找上我"的侥幸心理,孙小姐还是没有做宫腔镜,也没有服药物和复查. 而就在几天前,孙小姐再次因为月经失调来医院就诊,但这次的B超结果并不理想,她不得不做了全麻下宫腔镜.但是,术后病理结果如晴天霹雳:子宫内膜样癌!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浸润肌层,连保育治疗的机会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状况,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空气微生物采样法,对广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共检测27间洁净手术室,在静态下沉降菌合格率为100.00%,浮游菌合格率为47.62%,空气洁净度合格率为61.90%。洁净手术室中心区浮游菌合格率高于周边区;洁净手术室浮游菌菌落数与尘埃粒子浓度均存在正相关(P<0.01)。动态下Ⅲ级洁净手术室的浮游菌平均菌落数均高于静态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所监测的医院洁净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及洁净度的合格率偏低,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空气中浮游菌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97.
罗雷 《大家健康》2010,(9):52-52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瘟状。  相似文献   
98.
广州市2009年登革热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9年报告登革热病例18例,本地感染病例3例,累计发病率0.08/10万,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或来广州就诊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83.33%(15/18),实验室监测表明,2009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Ⅲ型病毒。结论 2009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流行的登革病毒型别与往年监测结果有所不同,较多的输入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9.
目的阐明广州市2008年霍乱疫情和霍乱监测现状。方法对广州市2008年霍乱疫情报告信息系统和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及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年全市报告2例散发霍乱病例,均为本地病例,无输入性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较2007年(8例)降低75%。肠道门诊病人登记数和检索病例数占同期医院门诊比例分别1.95%。和0.44%。,肠道门诊检索数占登记数的比例全市平均22.68%,外环境常规和应急监测共检出6份阳性标本.其中小川型4份,稻叶型和O139各1份,霍乱主要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2008年广州市霍乱监测及时发现两起散发霍乱疫情,经及时调查和处理,疫情未造成扩散和蔓延。监测信息做到及时上报和反馈,信息传递顺畅,全市霍乱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中,该家庭4名成员中有3人同时发病,这3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均阳性,其中RT-PCR检测阳性者2例,病毒分型均为登革Ⅲ型。并且,在实验室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出现前有1例输入性登革病例,病毒分型也为登革Ⅲ型,且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家庭发生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聚集性暴发。感染地是三元里大道景苑街居住地;感染来源可能是输入性疫情引起的,输入性疫情与本地疫情之间的这种流行病学关联在广州市还是首次获得。因此,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疫情引发的本地疫情的趋势未改变,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