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 建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析气候因素对白纹伊蚊密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Matlab 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模块,用广州市1995~2001年各月的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绝对湿度、平均蒸发量、平均降雨量、日照时间、平均风速等气候数据与白纹伊蚊等级数据建立误差反向传播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神经网络经25次学习和训练,误差从0.305539下降至2.93751×10-14,通过建立的基于气候因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预测,其预测符合率为80%.结论 基于气候因素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预测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基于GIS 技术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开发一个基于GIS技术的流行病学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分析.方法 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集成GIS组件Mapinfo MapX5.0、广州市电子地图(1:10000)和Access数据库建立系统.结果 建立的基于GIS技术的流行病学调查系统具有地理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管理、疫情分析以及结果显示和输出功能,能够现场即时制作标点地图,动态显示疾病疫情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为现场流行病调查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简易和便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4型登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方法  2010-2019年,收集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相关资料及血清标本,使用RT-PCR法检测血清标本并分型,对4型登革热病例标本进行登革病毒包膜(envelope, E)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基因重组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43 17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3例为4型登革热病例。4型登革热病例仅分布在5个区,曾在2010年出现本地流行。广州市的4型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病毒E基因序列与东南亚国家的序列有较高相似性,病毒基因型归属于印度尼西亚基因型和东南亚基因型,未检测到基因重组。  结论  应加强对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流行状况和输入病例的监测和关注,并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回国人员登革热常识和个人防护的健康宣传。某些区需要预防出现4型登革病毒的扩散和蔓延。登革病毒基因型转换并未引起登革热在广州市流行强度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其是否会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MRF)对免疫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MRF患者86例,依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n=43)与常规组(n=43).早期组于伤后72h内行胸腔镜内固定治疗,常规组于伤后72...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广州市2006—2012年恙虫病发生季节分布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广州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2006—2012年广州市恙虫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度M=0.51,圆形分布r=0.50,平均角万=216.11°,即广州市恙虫病流行的高峰日为8月8日,流行时间为6月上旬到10月中旬。结论广州市恙虫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高峰,集中度和圆形分布的指标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广州恙虫病的流行高峰及流行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霍乱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6-2008年霍乱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监测各类标本89017宗,霍乱弧菌阳性40宗,其中病例10例,外环境16宗,水产品14宗,阳性率分别为0.02%、0.15%和0.12%。外环境中珠江水体霍乱弧菌共检出11宗,占阳性标本68.75%(11/16)。病人为流行株,其它均为非流行株或非毒力株。结论重点加强珠江水体和水产品的监测,了解其携带毒力的变化情况,防止霍乱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77.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21篇有关儿童单纯性肥胖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统计处理采用Meta分析的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父母至少一方肥胖,出生时体重过大、食欲好、食量大、常吃油腻食物、喜爱甜食、过多吃零食、进食速度快、偏/挑食、每天看电视时间过长以及不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因素的合并OR值分别为2.35、1.64、2.44、10.52、3.33、2.39、2.23、1.93、5.09、0.40、2.09和3.29。结论:父母肥胖史、高出生体重、活动少和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常吃油腻食物、喜欢甜食、过多吃零食、食欲好、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等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8.
男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现场实施确定男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的更为实用的方法。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和乘数法在10天内对某市9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877人;捕获—再捕获法获得3次计数结果,分别为1408人、1207人和949人,乘数法耒获得适当数据。结论 除数法易于操作,进展顺利,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花费较大;捕获—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低,3次结果可以相互印证,适于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乘数法需要改进以获得较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不同阶段中,密切接触者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1日至9月22日广州市COVID-19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0 348例,均已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针对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比较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20 348例密切接触者中,男性12 462例(61.24%),年龄MP25,P75)为31.0(23.0,43.0)岁,核酸检测次数MP25,P75)为2.0(1.0,3.0)次,隔离天数MP25,P75)为12.0(8.0,13.0)d。研究对象经过7次核酸检测后,共确诊病例256例。第1、2、3和第7次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14%与99.99%(确诊177例)、89.84%与99.99%(确诊230例)、97.27%与99.99%(确诊249例)、100.00%与99.98%。基于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分为3个阶段(国内输入、境外输入和境外输入关联),首次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0.68%、68.00%和67.35%,特异度分别为99.98%、100.00%和100.00%。结论 建议做核酸检测3次,可提高灵敏度并降低假阴性风险。对于广州市COVID-19疫情防控3个阶段,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结果较为一致,但略有降低趋势,这可能与疫情防控后期阶段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多相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囊腔型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及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囊腔型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囊腔型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成恶性组与良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胸部CT影像学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囊腔型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囊腔型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恶性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龄(59.65±11.74)岁;良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96±13.91)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腔壁结节[OR=3.538,95%CI(1.231,10.164),P=0.019]、短毛刺[OR=4.106,95%CI(1.454,11.598),P=0.008]、囊腔壁形态[OR=6.978,95%CI(2.374,20.505),P<0.001]、囊腔个数[OR=4.179,95%CI(1.438,12.146),P=0.009]是恶性囊腔型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P=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