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广州市1978至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广州市登革热发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 对广州市1978至2006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疫情监测、实验室监测、历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总结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疫情简报和阶段性汇报材料等数据进行收集、提取和分析.结果 全市各区、县级市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13 301例,死亡12例.先后有13个年份出现不同规模大小流行,有8年无病例报告,其他年份有散发或输入病例报告.登革病毒血清型的4个型别曾在广州市流行,除1991年出现登革1型和登革Ⅳ型两种病毒血清型的交替流行外,其他年份为一种血清型;5至12月份为流行期,8至9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发生与控制程度有关;临床类型以典型登革热为主,病死率较低;性别、年龄和不同人群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多由输人性病例引起.  相似文献   
42.
43.
2005-2008年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5-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广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55081例,年发病率介于108.83/10万~152.78/10万之间,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以下年龄组占全部发病数的64.49%。10-12月为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为南沙、黄埔、花都、越秀和番禺。实验室诊断病例中,8789例有明确病原体信息,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6.0%,其中轮状病毒、腺病毒及两者合并感染分别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75.49%、10.83%和13.49%。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7起,6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结论广州市2005-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于0~5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季节,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且存在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交叉感染。降低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率是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健脾润肠法组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健脾润肠中药治疗,连服7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果导,0.1g/次,每天2次,连服7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排便持续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45.16%),好转15例(48.39%),无效2例(6.45%),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5例(17.24%),好转11例(37.93%),无效13例(44.83%),有效率55.1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平均排便持续时间(16.59±10.28)m in,平均排便间隔时间(43.26±20.33)h;对照组平均排便持续时间(24.88±12.17)m in,平均排便间隔时间(66.15±26.73)h。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润肠法组方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1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 2 2例除必要的西医治疗外 ,同时以益气活血为法自拟胸痹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5 4 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1 4 3 %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 、PaCo2 和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改善显著 (P <0 0 5 ) ,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胸痹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的治疗组  相似文献   
46.
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4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儿粪便686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用RIDASCREENELISA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并对以上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6份标本中,4种病毒的阳性率:轮状病毒为34.0%、诺如病毒为20.7%、腺病毒为6.0%、星状病毒为1.2%,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5.1%,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5.7%。4种病毒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均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分别占阳性总数的93.1%、92.3%、87.8%和100%。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等常年均有发病,无特殊的时间分布。混合感染的患儿腹泻症状较重(P<0.05)。结论4种病毒均有检出,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秋冬季为发病高峰,2岁以下为发病高危人群,同时混合感染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7.
广州市天河区登革热流行现况及防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DF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流行的严重地区,研究该地区该病相关流行因素,为有效控制流行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流行现况及控制措施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4型登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方法  2010-2019年,收集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相关资料及血清标本,使用RT-PCR法检测血清标本并分型,对4型登革热病例标本进行登革病毒包膜(envelope, E)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基因重组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43 17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3例为4型登革热病例。4型登革热病例仅分布在5个区,曾在2010年出现本地流行。广州市的4型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病毒E基因序列与东南亚国家的序列有较高相似性,病毒基因型归属于印度尼西亚基因型和东南亚基因型,未检测到基因重组。  结论  应加强对广州市4型登革热病例流行状况和输入病例的监测和关注,并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回国人员登革热常识和个人防护的健康宣传。某些区需要预防出现4型登革病毒的扩散和蔓延。登革病毒基因型转换并未引起登革热在广州市流行强度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其是否会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霍乱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6-2008年霍乱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监测各类标本89017宗,霍乱弧菌阳性40宗,其中病例10例,外环境16宗,水产品14宗,阳性率分别为0.02%、0.15%和0.12%。外环境中珠江水体霍乱弧菌共检出11宗,占阳性标本68.75%(11/16)。病人为流行株,其它均为非流行株或非毒力株。结论重点加强珠江水体和水产品的监测,了解其携带毒力的变化情况,防止霍乱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广州市2006—2012年恙虫病发生季节分布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广州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2006—2012年广州市恙虫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度M=0.51,圆形分布r=0.50,平均角万=216.11°,即广州市恙虫病流行的高峰日为8月8日,流行时间为6月上旬到10月中旬。结论广州市恙虫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高峰,集中度和圆形分布的指标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广州恙虫病的流行高峰及流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