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6篇
  3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症状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技术(tramscranial doppler,T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TCD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显效率75%,对照组近期临床痊显效率3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水凝胶为载体包裹甲状旁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复苏冻存的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并培养,待细胞足量后,消化、离心、吹打得单细胞悬液,将壳聚糖溶液、交联剂、细胞悬液按比例混合制得水凝胶,加培养液后于37℃恒温箱中培养,隔日留取培养液上清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并对凝胶内细胞染色观察细胞状态.结果 成功复苏并培养成人甲状旁腺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呈梭形;水凝胶成胶时间<1 min;荧光扫描结果显示24 h后胶内活细胞比例>90%,连续观察3d,比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培养液中均检测到甲状旁腺激素.结论 水凝胶化的成人甲状旁腺细胞操作简单,甲状旁腺细胞被水凝胶包裹后,不仅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且能够稳定释放甲状旁腺激素,有成为细胞载体并应用于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3.
17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EN)和肠外(PN)营养二组。自术后第1天起,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连续8天。监测营养支持过程中体温、血浆蛋白、体重、氮平衡和与应激相关的激素变化。结果显示体温、血浆蛋白和体重变化两组间差异不明显,EN组术后第2天氮平衡明显优于PN组(3.2±2.6vs.-1.0±3.1g,P<0.05),EN组累积氮平衡虽亦优于PN组,但差异不显著。EN组术后第3天和第9天血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PN组(183±59vs.108±50和158±74vs.100±17pg/ml,P值均小于0.05),但皮质醇和胰岛素水平在两组间无差异。说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相比,并不能减轻腹部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和蛋白质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24.
田俊斌  罗斌  赵静  薛荣亮 《西部医学》2019,31(10):1605-1608
【摘要】 目的 综合评价不同频率分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 年1月共选择纳入标准的下肢股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Hz治疗组,10Hz治疗组和 15Hz治疗组4组,每组40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5.10和15Hz治疗组分别给予5.10和 15Hz分散式体外冲击波(1次/周,4次)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抑郁情况和下肢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MNCV)变化特点,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后与对照组组相比,10 Hz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焦虑症状评分:各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明 显降低(P<0.055),此外治疗后与对照组组相比,10和15Hz组明显降低(P<0.05)。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各组间比 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15Hz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局部淤斑4例、肿胀1例,均自行恢复,其发生率高 于对照组、5和10 Hz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但不同的频率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以10Hz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不会引起神经损害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 AS-IV)是否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降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诱导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方法: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80只,选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8只大鼠用CTX腹腔注射诱导建立POI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POI模型组、芬吗通组、低剂量AS-IV组、中剂量AS-IV组和高剂量AS-IV组,干预28 d后取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 17β-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水平;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富集;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卵泡计数;免疫组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对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接受全身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除外四期癌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13例,收集每周期化疗前的空腹血糖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化疗前血糖正常的104例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受损为15例,糖尿病为5例,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9例中,化疗后空腹血糖受损为2例,糖尿病为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糖正常患者,高BMI者易发生血糖损害.在104例血糖正常的患者中,接受蒽环或紫杉类药物化疗患者44例,发生血糖异常3例;接受蒽环及紫杉类药物化疗患者60例,发生血糖异常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4周期化疗者共30例,其中血糖异常2例,>4周期化疗者74例,其中血糖异常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甚至发生糖尿病.化疗后血糖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患者BMI高、既接受蒽环又接受紫杉类化疗及化疗周期数长,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7.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位致死原因,急需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国医大师刘嘉湘先生融汇中西医学治疗肿瘤的优势,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扶正法”治癌的观 点,经过长期系统研究,构建了“道、法、术、理”完备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推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从以“消 瘤为主”向“以人为本,人瘤并重”转换,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5年生存率达到24.22%的国内领先水平。本文 分别从机体免疫调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的角度揭示“扶正治癌”的科学内涵,并引入抑制静止期癌细 胞等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突破制约癌症防治效果的瓶颈。  相似文献   
28.
目的:在传统巴布剂基质材料基础上,优选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新型巴布剂基质材料的配方。方法:以初黏力、剥离强度、赋形性和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聚丙烯酸钠、明胶、透明质酸钠为黏合剂,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为保湿剂,高岭土、氧化锌为填充剂,氯化铝为交联剂,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优选巴布剂基质配方。结果:最佳基质配方为聚丙烯酸钠-明胶-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三氯化铝(4.5:2.5:2.0:13:13:13:0.2)。结论:优选的新型巴布剂初黏力、剥离强度、赋型性、光泽均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人造血管在治疗四肢大血管损伤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作者自1995~2002年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人造血管在治疗四肢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1~47岁,平均34.7岁.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方法.结果采用人造血管移植23例,肢体全部保存,肢体功能恢复较佳.结论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应快速诊断、快速救治,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作者自1995-2002年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人造血管在治疗四肢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1~47岁,平均34.7岁。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方法。结果采用人造血管移植23例,肢体全部保存,肢体功能恢复较佳。结论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应快速诊断、快速救治,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