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共患病率达48%,常见的共患病为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障碍、物质滥用等,现就ADHD的常见共患病进行介绍,结合相关指南对ADHD及其共患病的诊治进行讨论,以期为儿少科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和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在有儿童期虐待史的大学生人群中,探讨儿童期虐待、分裂人格特质及安全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为对象,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安全感量表、Chapman分裂型人格倾向量表,分发11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88份,其中258人存在儿童期创伤史。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安全感量表的人际安全感得分与分裂人格特质得分、儿童期创伤量表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r=-0.184~-0.557,P0.05)。安全感量表的确定控制感得分与分裂人格特质得分、儿童期创伤量表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r=-0.219~-0.541,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儿童期情感忽视在分裂人格特质和安全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情感忽视和分裂人格特质负向影响安全感形成。儿童期情感忽视在分裂人格特质和安全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分析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位点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联,寻找ADHD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114例ADHD儿童与76例正常对照组的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位点频率,并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儿童行为问题。结果 rs6267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为G/G的ADHD患儿的思维问题和违纪问题(分别为1.7±1.9,4.5±3.7)明显多于基因型为G/T的患儿(分别为1.0±0.9,2.2±1.4)(P<0.05)。结论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可能不是ADHD的易感因素;rs6267多态性可能与ADHD的某些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了解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对湖南省9495名儿童及其家长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部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采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注意缺陷型40例,多动冲动型52例,混合型39例;对照组58例)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注意缺陷型48例,多动冲动型42例,混合型56例;对照组6例)进行调查.结果 (1)ADHD 3个亚型的现实亲密度、亲密满意度、适应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检验,P均>0.05);理想亲密度、现实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各分项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事后(Post Hoc)检验,P均<0.05],尤以多动冲动型更为明显.(2)ADHD 3个亚型父亲情感温暖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注意缺陷型父亲惩罚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0.011);ADHD 3个亚型母亲惩罚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母亲情感温暖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t Hoc检验,P均<0.05).结论 ADHD男性患儿不同亚型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和养育方式特点不尽一致,应针对性地进行家庭干预.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对照研究。选取长治市3县区共983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采用儿童行为问题父母评价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结果当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检出率为59.7%,非留守儿童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0.0%。两者比较,以留守儿童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59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外出时间长、文化水平低等为初中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严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留守儿童父母应避免双方长时间外出打工,外出期间应多与子女沟通,关注其心理、行为健康。  相似文献   
116.
周韦华  罗学荣 《浙江医学》2010,32(8):1269-1271
发育性阅读困难(developmental dyslexia)简称为阅读困难,约占整个儿童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的80%以上。阅读困难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儿童的性格发展,如形成内向、自卑、焦虑或出现对立违抗等,同样也影响到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在儿童时有阅读困难的成人,男性可出现高失业率,而女性则可能过早成为母亲。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识别大学生分裂特质和孤独特质的潜在剖面类型,并探讨高、低分裂-孤独特质群体的情绪智力及共情的差异。方法:采用分裂型人格问卷、孤独症谱系量表、特质元情绪问卷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某高校2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可将整体样本分为高分裂-孤独特质组(74人,28.57%)和低分裂-孤独特质组(185人,71.43%)。高分裂-孤独特质组在情绪辨别、情绪恢复和观点采择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分裂-孤独特质组,而情绪注意和个人忧伤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低分裂-孤独特质组。结论:高分裂-孤独特质人群的情绪智力及共情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为精神分裂症共病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