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EB病毒(Epstein—Barr W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而命名。EBV是一种具有复杂基因组的人类疱疹病毒,全球90%以上的人受到过该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基因BHRF1的表达对丝裂霉素诱发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BHRF1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HRF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目的基因转染组,细胞对照组仅接种SGC7901细胞,空载体对照组将pcDNA3.1空载体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目的基因转染组将重组质粒pcDNA3.1-BHRF1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分别培养24、48和72 h后,用浓度为30 mg/L的丝裂霉素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凋亡小体。结果 pcDNA3.1-BHRF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MTT实验显示目的基因转染能明显拮抗由于丝裂霉素作用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BHRF1转染+丝裂霉素处理组凋亡小体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250.510,q=56.992、51.613,P〈0.01)。结论 BHRF1基因具有明显拮抗丝裂霉素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微血流成像(SMI)分级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8例研究对象,分为PIS组(64例)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14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及发病24 h内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及...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对比带锁髓内针和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长骨干骨折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3例,分别采用行带锁髓内针(髓内针组)和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记忆合金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记忆合金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9±0.62)h和(11.42±3.71)d,显著短于髓内针组(P〈0.05);骨不连发生率仅为2.74%,显著低于髓内针组(P〈0.05);痊愈、总有效率分别达到43.84%和93.15%,显著高于髓内针组32.88%和83.56%(P〈0.05);治疗后总评分达到(84.54±11.24)分,显著高于髓内针组(P〉0.05).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手术时间短、愈合快,术后伤口感染和骨不连发生率低,疗效显著优于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5.
冯浩  罗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66-266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24例肱骨骨折骨不愈合的治疗情况。结果 24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21例,3例失访,其中1例随访18个月骨折仍未愈合,1例术后发生感染,17例获得骨性愈合,2例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对肱骨骨折骨不愈合的治疗,彻底清除断端瘢痕组织及硬化骨、正确的内定固定、自体骨移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组织化学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拒绝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16个月无转移,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低分化癌,多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确诊需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应与转移性癌及膀胱肾源性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较其他非尿路上皮癌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比探讨闭和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洱市人民医院近期确诊收治的70名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38例行闭和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优良率)及Frankel分级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治疗组的Frankel分级、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和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组)43例,单用拉米夫定(单用治疗组)40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观察疗程2年。治疗前、治疗3月、6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HBVM、肝纤四项、B超、尿常规、血常规。结果治疗24个月时2组患者的TBIL、ALT、AST和ALB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影像学检查门脉内径、脾脏厚度指标比较(P〈0.05),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更好的疗效。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发现EBV与多种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探讨EBV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对预防和治疗EBV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BV感染上皮细胞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何杰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HD)等的发生有关,肿瘤组织中EBV主要以潜伏感染的形式存在。在EBV潜伏感染细胞中,可表达的EBV基因有10多种,包括EBV核抗原(EB nuclear antigen,EBNA)1,2,3A,3B,3C和LP;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2A和2B;EBV编码的小RNA(EBER)1和2;以及BamHⅠ-A向右开放读码框(BARF0)的转录产物。NPC和其他EBV相关恶性肿瘤中可持续检测到LMP2A的转录物,提示LMP2A在体内病毒持续感染和EBV相关疾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