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定量分析HIV、HIV/HBV混合感染者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和肝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6例HIV感染者,14例HBV/HIV混合感染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HIV/HBV混合感染组、HI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F=46.06,F=92.51,P<0.01);CD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4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8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组>正常组(P<0.01).CD4 /CD8 比值降低,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结论 CD4 细胞绝对计数减少和CD4 /CD8 比值的改变在评价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HIV/HBV混合感染有可能加重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经过亚硒酸钠作用前后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改变及机制,寻求改善DC功能的途径.方法:慢性乙肝患者28例外周血,每份血分成2份,不加亚硒酸钠处理的为A组,加亚硒酸钠者为B组.健康献血者12例为对照组(C).采用MTT法通过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用比色法检测3组DC内GSH-Px活性、MDA含量和膜流动性.结果:A组与C组相比,DC分泌IL-12水平(12.46±0.17 ng/L vs 21.43±0.43 ng/L,P<0.05)和刺激自身淋巴细胞反应能力明显降低;B组比A组相比显著升高(16.93±0.32 ng/Lvs 12.46±0.17 ng/L,P<0.05).DC细胞内GSH-Px活性A组明显低于C组(65.35±5.37 U/106细胞 vs 94.73±4.81 U/106细胞,P<0.05),B组高于A组和C组(107.13±3.42 U/106细胞 vs 65.35±5.37,94.73±4.81 U/106细胞,P<0.05).MDA含量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1.75±0.21 U/106细胞 vs 1.09±0.17,0.82±0.13 U/106细胞,P<0.05).B组膜流动性与A组相比保持良好.结论:体外经亚硒酸钠作用后的乙肝患者的DC可有效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可提高IL-12分泌水平,保持膜流动性,增强对自由基损伤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与肝细胞肝癌组织中TGF-β2、TNF-α的表达及意义及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V)、癌旁肝硬化(PC)、肝细胞肝癌(HCC)和正常肝组织共7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抗心抗原(HBcAg)、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TGF-β2及TNF-α在癌旁肝硬化、肝细胞癌、肝硬化中均较强表达,且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c<0.01).其中TNF-α的表达在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间有显著差异(Pb<0.05).结论:细胞因子TGF-β2,TNF-α在HBV感染后肝纤维化及肝癌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肺孢子虫病的肝脏改变。 方法 用 HE、PAS、吉氏、六胺银和抗酸染色观察 1例艾滋病患者肝穿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肝组织有肉芽肿形成 (抗酸阴性 ) ,血窦中见大量病原体(PAS阳性 )。吉氏、六胺银染色和电镜所见证实为肺孢子虫 (PC)感染。 结论 本例肝脏病变是肺外肺孢子虫病引起 ,为全身性播散的表现。  相似文献   
46.
CD44与肝细胞癌的分化和血管浸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瘤组织的分化和血管浸润的关系。CD44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例人体肝67癌组织做和检测,其中例伴肝内血管浸润,例伴癌旁非癌肝组织。CD44sCD44v61547结果:例肝癌组织阳性14CD44s(,),与癌旁肝组织(,)无显著差异(14/6720.90%5/4710.64%P>)。例肝癌组织阳性(,0.0518CD44v618/67),与癌旁肝组织()有明显差异(26.87%0/47P<)。二者表达均与肿瘤分化和血管浸润无关(0.01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高表达较有意义。两者与肿瘤的分化和肝内血管浸润无关。CD44v6CD44s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大鼠TNF-alpha表达及肝细胞病变的影响. 方法: 29只大鼠随机分为: 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干预组. 白酒ig建模, 茶多酚干预. 常规切片及特染评价肝组织病变, 检测血清AST、ALT、MDA含量, ELISA法检测血清TNF-alpha、RT-PCR检测肝组织TNF-alpha mRNA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茶多酚干预组大鼠肝组织学评分(3.00±1.59 vs 4.50±1.31, P<0.05), 血清AST、MDA绝对值(87.33±61.00 vs 226.40±81.34, 2.75±0.72 vs 7.34±3.06, P<0.05), 肝组织TNF-alpha mRNA表达与TNF-alpha血清含量均降低(0.55±0.05 vs 0.73±0.07, 4.45±0.83 vs 14.33±1.87; P<0.05). 结论: 茶多酚保护肝细胞线粒体, 减轻脂质过氧化, 减少TNF-alpha的合成释放.  相似文献   
48.
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是酒精性肝病的两个重要致病机制,和库普弗细胞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9.
用小鼠肝脏离体灌流和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培养方法,观察了甲醛对肝脏多种酶、谷胱甘肽(GSH)及细胞亚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致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加,5'-核苷酸(5'-N)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细胞膜和内质网亚微结构的损伤,且均存在良好的剂量相关效应。本文结果提示,甲醛的肝脏毒性不仅对其本身毒作用,而且对物质代谢和其他毒物的代谢与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EGFR、C—erB2和PCNA在多原发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多原发乳腺癌组织EGFR,C-erbB2和PCNA变化规律,探讨EGFR,C-erbB2和PCNA预测第二原发癌发生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组化检测34例良性恶性乳腺组织中EGFR、C-erbB2,PCNA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乳腺癌和无复发乳腺癌组织EGFR,C-erbB2,PCNA阳性表达率均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高,多原发乳腺癌EGFR,C-erbB2阳性表达程度高于无复发乳腺癌。结论:EGFR,C-erb2B,PCNA可反映癌组织细胞增殖活跃,EGFR,C-erbB2过表达在预测第二原发癌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