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HIV的T细胞免疫及其对乙型、丙型肝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CD4~+T细胞,造成T细胞耗竭、功能减退,而T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对病毒的清除、控制和肝组织病理损伤起主要作用。因此,乙型、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必定会对HBV、HCV感染的T细胞免疫造成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收治的2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2例病人经术中冰冻、石腊切片和免疫组化确诊,治疗后随访无复发征象。结论: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主要靠病理学检查确诊,并根据临床分期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Ⅵ型胶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目前已发现 19种胶原分子 ,其中 Ⅵ 型胶原几乎在所有结缔组织中都有分布。Ⅵ 型胶原具有生长因子样作用 ,可以刺激 3T3,HT10 80细胞增殖 ,促进FAK ,ERK2 ,Paxillin ,P130cas的磷酸化。此外还可以促使细胞周期素A ,B1,D表达 ,启动细胞周期 ,促进细胞增殖。Ⅵ 型胶原在肝硬化中含量明显增加 ,可能在肝硬化到肝癌的转化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肝穿刺活检光镜观察见肝细胞肿胀,呈植物细胞样镶嵌状排列;胞质内有大量红色粉尘样物,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阳性证实其为糖原;电镜示肝细胞胞质内大量糖原沉积及大小不等脂滴形成.结论:肝糖原累积病发病隐匿,对临床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肝脏肿大、有低血糖及酸中毒表现的患儿应疑诊本病.肝穿刺活检PAS染色及电镜观察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30例CMV性肝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光镜及电镜观察肝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结果 婴儿CMV肝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伴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CMV相关病毒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增大;肝穿刺活组织光镜观察显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淤胆等一般性损伤,特征性改变为肝细胞内病毒包涵体、巨细胞样肝细胞形成和局部"假腺管"样排列,电镜观察找到病毒颗粒.结论 CMV DNA和抗体检查对于婴儿CMV性肝炎的诊断应用有限,疑似病例的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明确CMV性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首例艾滋病死者肝穿刺活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1月28日,重庆市艾滋病患者发生首例死亡。现将其肝脏临床及病理改变报道如下。患者男,40岁,未婚,重庆市居民。1995年去云南瑞丽经商屡次嫖娼,无吸毒及同性恋史。入院前3月感乏力,纳差,渐出现尿黄,腹胀,于1997年11月22日到重庆市传...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E、亚硒酸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亚硒酸钠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药物组、对照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干预饲料、普通饲料.全部动物于5周末处死.观察病理形态,血清及组织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免疫组化观察组织中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组织中SOD降低,MDA增高;肝脏NF-k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血清及组织中SOD增高,MDA降低;肝脏NF-k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NF-α无显著变化.结论:联合适量补充VitE 亚硒酸钠能增强SOD活力,降低NF-kB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止NAFL发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大鼠TNF-α表达及肝细胞病变的影响.方法:29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荼多酚干预组.白酒ig建模,茶多酚干预.常规切片及特染评价肝组织病变,检测血清AST、ALT、MD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荼多酚干预组大鼠肝组织学评分(3.00±1.59 vs.4.50±1.31,P<0.05),血清AST、MDA绝对值(87.33±61.00 vs 226.40±81.34,2.75±0.72 vs 7.34±3.06,P<0.05),肝组织TNF-αmRNA表达与TNF-α血清含量均降低(0.55±0.05 vs,0.73±0.07,4.45±0.83 vs 14.33±1.87;P<0.05).结论:茶多酚保护肝细胞线粒体,减轻脂质过氧化,减少TNF-α的合成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