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本文利用诱发肌电图法,以H波及其频率抑制曲线为主要观察指标,探讨了17例典型神经型克汀病人肌张力异常及中枢损害。结果表明,神经型克汀病存在广泛的上位中枢损害,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同时受累。肌张力异常为痉挛和僵直双重改变。本实验结果为评价和判定神经型克汀病患者中枢损害提供了较客观的定量或半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害患者进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测定的意义。方法对52例周围神经损害患者常规进行SLSEP检查,并同时作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均以30名健康人所测作对照。结果SLSEP、EMG、MCV和S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83%、75%和81%。结论SLSEP对周围神经受损程度、部位的判断有独到之处,但还应结合临床表现、EMG、MCV、SCV等因素加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3.
1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围产期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肾病综合征2例,副鼻窦炎1例,另外7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扩容、抗凝及溶栓等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围产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溶栓、抗凝、扩容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闭塞症(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occlusion,VBAO)有病情危重、进展快及预后差等特点[1].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惟一有效的疗法.本文回顾分析了厦门第一医院近年来应用r-tPA介入治疗28例VBAO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闭塞病死率高 ,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 1998- 12 2 0 0 2 - 12入住厦门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的 34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 ,就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特点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是否突然发病、病情进展急缓、是否为出血性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MR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时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别对15 例发病后3 h和12例3~6 h内头颅MR PWI/DWI不匹配≥20%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r-tPA(0.9 mg/kg)溶栓治疗,治疗前后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不同时间窗内的t-rPA溶栓静脉治疗后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分别有1例出现皮下淤斑和梗死区渗血.结论 在MR的PWI/DWI不匹配≥20%的情况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3 h内和3~6 h内两个时间窗,用r-tPA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型癫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癫痫 ,较为少见 ,主要表现为腹痛 ,很容易误诊为小儿蛔虫病、急腹症、急性胃炎等。通过脑电图 (EEG)检查可以鉴别。我们对 78例拟诊为小儿腹型癫痫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 ,并将结果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中 ,男 37例 ,女 41例 ;年龄 2岁3个月~ 13岁 ,其中 5岁以下 15例 ,5~ 9岁 46例 ,10~ 13岁17例。病程 1年以内 40例 ,1~ 4年 2 8例 ,4~ 8年 10例。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腹痛 ,其中伴有恶心呕吐 5例 ;短暂人事不省 ,口吐白沫 ,全身抽搐 1例 ;面色苍白 ,出冷汗 1例 ;晕厥1例 ,双手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TN)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TN患者45例及健康成人(对照组)20例,行MRTA检查.观察3D-TOF成像序列结合3D-CISS序列中脑桥小脑角池内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 结果 TN组患侧神经血管存在接触或压迫41例,健侧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9例,对照组40侧有10侧显示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TN组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阳性率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A对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分别为93.75%,81.82%,88.89%,88.24%,90%,5.16,0.077.0.76. 结论 MRTA诊断CPA池内血管接触或压迫敏感度和真实性高,为尽早合理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桥脑旁正中动脉入口部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桥脑BAD的临床表现、MRI影像特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平均发病年龄69.2岁,男性/女性=46/36,56/82病情呈进行性发展,75/82有构音障碍,72/82有肢体偏瘫,29/82为高度肢体瘫痪,27/82有轻度意识障碍,6/82伴有不全Homer征,49/82出现面部或(和)偏侧肢体感觉减退,25/82出现周围性面瘫,42/82有非旋转性头晕;13/82有眼球运动障碍。MRI表现有:梗死灶位于桥脑中上部、达桥脑表面,楔形,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呈类似直线,可显示出基底动脉壁不整;危险因素方面除高血压外还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正确诊断出桥脑BAD,以指导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28例壳核出血、24例丘脑出血的SEP与CT检查,结合感觉运动障碍,分析了SEP异常与血肿的相关性。观察到壳核出血SEP异常愈明显血肿对内囊损害愈重,且运动麻痹程度也愈重;丘脑出血SEP异常愈明显血肿对丘脑腹外侧核损害愈重,且感觉障碍程度也愈重。表明SEP是判定脑出血功能损害的良好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