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pZeoSV2(+)/CpG-HBcAg(ISS)重组质粒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HBcAb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共30只,分为6组,每组5只,为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低,中,高剂量组(2.5μg/只,10μg/只,20μg/只),pZeoSV2(+)/CpG-HBcAg(ISSc)重组质粒组(20μg/只),pZeoSV2(+)质粒组(20μg/只)及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20μg/只)。BALB/c小鼠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3次(第0,2,6周),ELISA法检测每次注射2周后小鼠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e)的滴度。结果: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和pZeoSV2(+)/CpG-HBcAg(ISSc)重组质粒均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HBcAb,且pZeoSV2(+)/CpG-HBcAg(ISSb)组较pZeoSV2(+)/CpG-HBcAg(ISSc)质粒组产生的抗-HBc效价显著增高(P〈0.01)。结论:pZeoSV2(+)/CpG-HBcAg(ISSb)重组质粒对小鼠HBcAb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reS1和HBcAg(均为HBV核酸相关抗原,nucleic acids related antigen,HBVNRAg)在慢性乙肝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486例正常对照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进行DNA定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preS1和HBcAg(结果以HBVNRAg表示)的联合检测,同时检测HBV DNA、HBV—M、ALT、AST。结果:在56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中,HBV NRAg检出率为98.3%,HBeAg的检出率为37.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4份血清标本中,HBVNRAg阳性组较阴性组,ALT、AST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reS1和HBcAg的HBVNRAg在筛选HBV感染及判断HBV复制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3.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HBV前s1抗原(preSl)和核心抗原(HBcAg)(均为HBV核酸相关抗原,nucleic acids related antigen,HBV NRAg)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393份HBsAg、HBV DNA双阳性的血清和612份HBsAg阴性血清进行HBV NRAg检测,所有标本均采用多区段巢式PCR确认阳性、阴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393份HBsAg、HBV DNA双阳性血清中,HBV NRAg阳性为382份,其阳性率为97.2%;612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609份确认为HBV DNA阴性,其中检出2份HBV NRAg阳性,607份为阴性,其HBV NRAg的阴性率为99.7%(607/609),另3份HBsAg阴性血清HBV DNA阳性者,其HBV NRAg均为阳性。结论:联合检测preSl和HBcAg的HBV NRAg可作为临床HBV感染的筛选及判断HBV复制的有意义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构建基因Ⅳ型HEV ORF3的真核表达栽体.方法 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EW RNA,利用RT-PCK技术扩增HEV ORF3基因,EcoR Ⅰ/BamH 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酶切的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转化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EGFPC2-OPF3.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Western blot分析鉴定EGFP-ORF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Western blot在39.8kD左右有一条强的棕色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pEGFPC2-ORF3真核表达质粒,在HepG2细胞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脏组织中筛选差异蛋白,寻找关键的作用靶点。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脏组织,通过 HE 染色病理切片筛选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样本(NASH组)3例和正常对照样本3例。提取NASH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肝脏蛋白,使用iTRAQ试剂对多肽进行标记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用蛋白质鉴定软件Mascot2.3.02比对UniProt蛋白数据库搜索鉴定,应用GO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注释和富集,应用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蛋白质涉及信号通路富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对应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NASH组和对照组相比,以差异倍数(>1.2或<0.8)且P<0.05为阈值质谱分析鉴定到648个显著差异蛋白,其中表达量上调的蛋白有246种,下调的蛋白有402种。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小分子代谢、有机酸代谢、含氧酸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在代谢途径、补体凝血级联、核糖体等KEGG通路上富集。荧光定量PCR对差异倍数(>2.0或<0.5)且P<0.05的25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共有6个蛋白与蛋白组学的结果趋势一致,包括5个下调蛋白:Jumonji 蛋白(JARID2)、莱伯西林样蛋白(LCA5L)、突触素1(SYN1)及胶原α-1(XIII)链(COL13A1)、FYVE,RhoGEF和PH结构域蛋白5(FGD5),以及1个上调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4(GSTM4)。结论 iTRA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NASH肝脏组织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648个,其中JARID2、SYN1、COL13A1、FGD5、GSTM4可能是NASH的关键靶向蛋白。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研究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的60名我院感染科的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组别均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0名实习生。参照组实行传统基础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参照组、实验组感染科实习生总体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成绩。结果实验组感染科实习生的总体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成绩,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用于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展现更具优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构建pZeoSV2(+)/CpG-HBcAg(Is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研制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引物,在引物中引入分别针对人、鼠敏感的CpG片段和不合CpG的片段.用PCR方法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DNA中扩增出乙肝核心抗原基因片段,将扩增的产物与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连接,构建重组体pZeoSV2(+)/CpG-HBcAg(ISS),进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结果 乙肝核心抗原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约为530bp.所构建的pZeoSV2(+)/CpG-HBcAg(1ss)重组体经双酶切及PCR鉴定,与预期片段的大小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HBcAg全长序列一致,表明pzeoSV2(+)/CpG-HBcAg(IS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ZeoSV2(+)/CpG-HBcAg(Iss).为CpG的功能研究和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