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背景 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的测量结果,测量部位多为腰部和髋部,并以T值的高低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但不同部位T值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50岁以上人群不同部位DXA所测T值的一致性,分析不同部位T值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2017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常规体检且进行DXA骨密度(BMD)检查的6 945例受检者的数据。按年龄进行分组,以人群中峰值BMD作为参考值,在此基础上计算50岁以上男、女受检者的L1~4、L2~4、股骨颈、全髋T值。结果 男性各部位峰值BMD出现在20~年龄组,女性各部位峰值BMD出现在30~年龄组。50岁以上男性,各年龄组内L1~4、L2~4 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内股骨颈、全髋T值低于L1~4、L2~4 T值,全髋T值高于股骨颈T值(P<0.05);各年龄组间L1~4、L2~4 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年龄组股骨颈T值低于50~年龄组,70~年龄组股骨颈T值低于60~、50~年龄组,70~年龄组全髋T值低于50~年龄组,80~年龄组股骨颈、全髋部位T值低于70~、60~、50~年龄组(P<0.05)。50岁以上女性,各年龄组内L1~4 T值均低于L2~4 T值(P<0.05);50~年龄组和60~年龄组内L1~4、L2~4 T值低于股骨颈、全髋部位T值,70~年龄组内股骨颈T值和80~年龄组内股骨颈、全髋部位T值低于L1~4、L2~4 T值(P<0.05);除80~年龄组,50~、60~、70~年龄组内股骨颈T值低于全髋部位T值(P<0.05)。不同年龄组间L1~4、L2~4 T值比较,60~年龄组低于50~年龄组,70~年龄组低于50~年龄组,80~年龄组低于60~、50~年龄组(P<0.05);不同年龄组间股骨颈及全髋部位T值比较,60~年龄组低于50~年龄组,70~年龄组低于60~、50~年龄组,80~年龄组低于70~、60~、50~年龄组(P<0.05)。结论 50岁以上男性中,不同部位T值有差异,腰椎部位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故髋部T值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意义更大;50岁以上女性中,不同部位T值有差异,在70岁前应综合腰椎及髋部T值进行判断,70岁以后因腰椎T值的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髋部T值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意义更大。应考虑不同年龄不同部位T值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检测部位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2.
张小倩  姜天  高玲玲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8):2152-2155
有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DSME/S)是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维持自身健康行为的基础,自我管理处方正是一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糖尿病教育管理发展历程,并对《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进行解读,归纳了自我管理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要点,指出DSME/S是一个持续的行为改变闭环,自我管理处方作为其实践工具和支持形式,需要多方团队与技术支持,联合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的糖尿病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93.
老鹰茶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老鹰茶总黄酮(TFLC)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TFLC连续5天灌胃正常小鼠,观察其降血糖作用。采用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和大鼠模型,观察TFLC的降糖作用以及对血清胰岛素(INS)和血脂的影响。结果:TFLC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显著对抗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并升高血清INS水平,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和血清TC、TG、LDL-C含量,同时升高血清HDL-C含量。结论:TFLC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与其促进INS分泌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抵抗素基因四个外显子和部分内合子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安徽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患者307例。正常对照10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方法,对抵抗素基因的四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并做进一步基因分析。结果 在安徽地区汉族人中存在抵抗素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157G/A、+115C/G、+877G/C;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 在安徽地区汉族人中,抵抗素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与2型糖尿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5.
齐琪  胡红琳  许敏  王佑民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0):3900-390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主要由类固醇生成酶基因突变或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基因突变引起,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代谢紊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常需进行鉴别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由POR基因突变导致的CAH患者,经基因检测证实其POR基因存在c.1370G>A(外显子12)纯合突变,诊断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提示临床上综合评估体格检查、肾上腺和性腺功能检查结果是识别PORD的关键,必要时需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继而进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报道1例先天性副肌强直(PMC)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包括病人及其父母、姐姐),并文献复习.方法 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9年12月22日收治的1例反复发作低钾血症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并完善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同时检测该病人父母及姐姐的相关基因.查阅国内外先天性副肌强直的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突变基因类型.结果 病人编码钠通道α亚单位的骨骼肌钠通道基因(SCN4A基因)存在c.3318+10(内含子17)C>T的杂合突变,结合该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先天性副肌强直.其父母和姐姐均不存在该致病基因的突变,说明该病人为散发性先天性副肌强直.结论 对临床上难以解释的反复发作的严重低钾血症病人要考虑到罕见疾病的可能,尽早对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以明确诊断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97.
孙小红  许敏  罗莉  邓大同  章秋 《安徽医学》2011,32(3):272-274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人不同年龄段空腹血糖(FPG)水平、以及高血糖分布状况。方法 2 518例体检人群按年龄段分组:20-29岁组(A组)、30-39岁组(B组)、40-49岁组(C组),50-59岁组(D组)和≥60岁组(E组),检测受检者FPG水平。结果 A组男、女的FPG平均浓度均为最低,分别为(5.20±0.93)mmol/L、(5.00±0.37)mmol/L。男性以D组为最高,女性以E组最高,各组女性FPG水平均低于男性。受检男性A、B组与C、D、E组F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仅A、B组间和D、E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FP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检出率最低,E组为最高。结论本地区成人的FPG浓度、IFG和DM检出率随年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该重视高血糖、糖尿病发生的年轻化。  相似文献   
198.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大鼠90只,随机取20只为对照组,70只为高脂组。在脂肪乳灌胃5个月后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测体重、收缩期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高脂组(62只)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和弗氏完全佐剂每周一次至造模成功。结果①5个月后,高脂组体重、收缩压、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空腹胰岛素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高脂组葡萄糖灌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和弗氏完全佐剂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9.
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检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  章秋 《临床荟萃》2007,22(15):1139-1140,F0003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并发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始动和关键因素。AS主要影响心脏和大脑的血管,而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检测并改善内皮功能紊乱可以降低T2DM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对T2DM内皮功能紊乱的检测和治疗做一综述。1 T2DM与EDT2DM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血管内皮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内分泌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为:参与血…  相似文献   
200.
邓大同  朱晖  孙莉  章秋  杨明功 《安徽医药》2011,15(2):197-198
Kallmann综合征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又称为"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发病率男性为1/l万,女性为1/5万,笔者于2010年7月27日发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