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21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阳性61例,分为转移组,淋巴结阴性152例,分为未转移组。检测患者组织病理、SCC-A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水平,计算NLR、FAR。结果 转移组Ⅱ期临床分期、SCC-Ag、淋巴细胞数、白蛋白高于未转移组Ⅱ期(P <0.05)。转移组的NLR、FAR、SCC-Ag均高于未移组(P <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LR、FAR、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FAR、SCC-Ag及联合检测均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NLR、FAR、SCC-Ag升高,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NLR、FAR、SCC-Ag及联合检测均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92.
93.
电热圈环切术诊断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电热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原位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宫颈病变行Leep且Leep病理诊断为宫颈原位癌4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宫颈原位癌45例Leep术切缘阳性16例,占35.6%。切缘阳性16例中10例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8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3例残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病灶,分别为CINⅠ2例、CINⅡ1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6例中3例再次Leep,术后病理证实1例残存CINⅠ,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切缘阴性29例中15例直接随访,14例术后接受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无1例有残存病灶。Leep切缘阳性者与阴性者病变残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随访41例12~36个月,平均23个月,均未发现病变复发;保留子宫的21例中近期有生育要求的5例,3例分别在术后6~21个月妊娠,1例足月分娩,其余2例在妊娠中,均未见宫颈机能不全的表现。结论:Leep是宫颈原位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年轻未育、Leep切缘阴性或切缘阳性但切缘病灶仅为CINⅠ~Ⅱ的宫颈原位癌患者保留子宫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4.
女性盆腔结核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晓东  叶大凤 《浙江医学》1999,21(5):284-286
女性盆腔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特异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但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年7月~1997年12月住院诊治的女性盆腔结核47例,旨在探讨近年来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5.
美国已经建立合理而成熟的教师晋升聘任系统。通常国内采用教师聘任制,而不是教师晋升聘任体系。通过比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浙江大学在临床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等的区别,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高频rTMS和伪刺激干预。运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A)和Stroop色词测试(SCWT)来测定2组干预前后的执行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BRIEF-A总分和各因子分以及SCWT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反应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RIEF-A总分和各因子分以及SCWT的平均反应时均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P<0.01),观察组SCWT的正确反应数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BRIEF-A总分和各因子分以及SCWT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反应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能够改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细胞中XPC、ERCC1的表达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克服和预示NAcT耐受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选取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Ⅰb2~Ⅱb期的LACC患者77例,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显示宫颈癌细胞中XPC和ERCC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及各种临床和病理参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77例患者中有效60例,有效率为77.9%(60/77)。XPC和ERCC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定位均在细胞核,显示LACC中NACT无效者XPC蛋白的表达强于有效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NACT无效者ERCC1蛋白的表达强于有效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XPC、ERCC1蛋白表达存在高度一致,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s=0.418,P〈0.01)。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XPC和ERCC1异常表达参与了局部晚期宫颈癌铂类耐受过程,异常上调表达的XPC和ERCC1蛋白可导致对铂类为基础NACT的耐受。  相似文献   
98.
黄芪多糖调节黑色素瘤小鼠PD-1/PD-Ls分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荷瘤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PD-1/PD-Ls通路的调节作用,阐明相关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进行黄芪多糖干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CK-8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可显著抑制B16-F10细胞在C57BL/6小鼠腋部皮下移植形成肿瘤的生长(P0.01);促进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升高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P0.01);抑制荷瘤小鼠脾组织PD-1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抑制小鼠肿瘤组织中PD-L2的mRNA表达和PD-L1、PD-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抑制荷瘤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调节PD-1、PD-Ls分子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
曹溢  巩文庆  程晓东 《安徽医学》2015,36(10):1226-1228
目的:对采用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出现内固定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 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其中5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4.0±3.5)个月,X线示术后10~14周骨折愈合。Gamma钉拉力螺钉剪切移位2例,头颈分离3例。其余9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 Harris评分(90.3±8.5)分,优75例,良18例,一般5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做到良好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骨量及骨折的几何形态,术中应不同位置透视,了解骨折复位情况,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了解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方法及常用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得出结论 FBGT的病原菌为痤疮丙酸杆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FB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