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自体输血在心脏择期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A组为麻醉后储存自体血组,B组为对照组.A组在麻醉后用自体采血机从患者颈内静脉采血600 mL,血压有波动者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适当的补充胶体,B组不进行采血储存.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放血后、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及例数、血浆用量,术后24 h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 (P<0.05).术后24 h的引流量B组明显多于A组,术后24 h 两组患者Hb、Hc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红细胞、血浆用量、需输血患者A组少于B组(P<0.05).结论 自体输血能减少心脏手术的临床用血,能减少术后的失血量,在整个围术期均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心功能不全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对10例CABG术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IABP和ECMO辅助.通过观察患者血压(MA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间接评估辅助效果.结果 IABP 辅助时间48~200(78.16±27.78...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寻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期间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接受ECMO辅助患者170例,男91例,女79例,年龄18~73岁。回顾性分析ECMO辅助患者相关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相关疾病史,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史、ECMO前情况;ECMO辅助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ECMO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ECMO前乳酸,ECMO期间C反应蛋白和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峰值。将ECMO期间患者按是否发生ARF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肾功能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MO辅助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70例,其中发生ARF 91例(53.5%),单因素分析:ECMO前行CPR、ECMO前乳酸水平高、ECMO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高、大量血制品(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C反应蛋白水平高、BNP水平高、长时间的ECMO辅助是患者发生ARF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ECMO前高乳酸水平(OR 2.96,95%CI 1.38~6.34,P=0.005),ECMO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高(OR 3.17,95%CI1.52~6.61,P=0.002)是ECMO辅助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CMO期间患者ARF发生率高,ECMO期间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的应用,ECMO前高乳酸水平是AR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人参的生长年龄被认为是影响人参品质的重要因素。总结近40年来与人参年龄相关的研究成果,着重于人参年龄与根的生物量、皂苷、多糖、微量元素等的相关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研究集中于7年以下的栽培参,对高年龄人参(>7年)的研究较少;1~7年人参根的生物量、总皂苷量、还原型糖量等都随着其生长年龄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长,但增长模式受生长环境的显著影响;人参地下茎的不同部位各种单体皂苷和微量元素的量差异大于不同年龄个体间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参其单体皂苷和微量元素量变化也较大,没有发现存在一致的年龄-含量变化模式;高年龄的野山参其总皂苷的量以及锶、钡、铝等微量元素明显高于6~7年栽培参,但其他成分未见显示差异;7年以上人参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应该是未来人参年龄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5.
人参的生长年龄被认为是影响人参品质的重要因素。总结近40年来与人参年龄相关的研究成果,着重于人参年龄与根的生物量、皂苷、多糖、微量元素等的相关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研究集中于7年以下的栽培参,对高年龄人参(>7年)的研究较少;1~7年人参根的生物量、总皂苷量、还原型糖量等都随着其生长年龄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长,但增长模式受生长环境的显著影响;人参地下茎的不同部位各种单体皂苷和微量元素的量差异大于不同年龄个体间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参其单体皂苷和微量元素量变化也较大,没有发现存在一致的年龄-含量变化模式;高年龄的野山参其总皂苷的量以及锶、钡、铝等微量元素明显高于6~7年栽培参,但其他成分未见显示差异;7年以上人参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应该是未来人参年龄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类以病毒、细菌等感染后爆发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的急危重症疾病,临床病死率极高[1]。我们利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1例暴发性心肌炎致心室电风暴持续170 min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发热、头晕3 d,胸闷、气促1 d,神志不清4 h"于2019年11月11日入院,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伴头晕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等治疗(具体不详)。1 d前患者开始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进行性加重,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考虑诊断为"心肌炎"具体诊治情况不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实施妇科宫腔镜检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2组,2组的麻醉方式都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A组为术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B组为术前20min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患者术前和术中满足手术要求时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浓度,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躁动评分(Rs)。结果A组患者的目标靶控浓度小于B组(P〈0.05);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评分A组优于B组(P〈0.05),躁动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2组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身麻醉中应用,可以减少二者的目标靶控浓度,提高术中患者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烦躁,提供良好的镇痛,且没有阿片类药物样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程周  廖小卒  解小丽  李斌飞  张志刚 《吉林医学》2011,32(22):4555-4557
目的:总结对合并有巨大左心室心脏手术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效果,与应用该技术的经验。方法:对30例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手术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患者经行EC-MO治疗,采用股静脉-动脉模式辅助。结果:运用ECMO治疗时间为(92.2±12.9)h,25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左室大小(57.6±4.19)mm,射血分数(EF)0.55±0.03.射血分数/体表面积(EF/S)0.34±0.04.三者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最终20例康复出院,3例脱机后死于感染,2例脱机后死于多器官的并发症,5例无法脱机。结论: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脏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易出现术后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行ECOM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心脏辅助方法。但需掌握好使用ECMO的时机,做好转流期间的管理,才能够提高ECMO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1例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联合ECMO辅助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联合应用前、辅助期间、联合应用后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存活出院,5例死亡。ECMO辅助时间17~288 h,平均52(62.4)h,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10例、感染败血症6例、脑出血2例、下肢缺血3例、胃肠道并发症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肾功能衰竭、脑出血、下肢缺血、胃肠道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辅助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联合前,联合前患者中心静脉压高于联合后(P0.05)。结论 ECMO与IABP联合应用于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岁8个月,体重10 kg。因"面色苍白2天,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由外院转入我院儿科ICU。入院诊断:①急性暴发性心肌炎;②心源性休克;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查体:T37.0℃、P 110次/min、R 33次/min,BP:56/38 mm Hg,血氧饱和度80%。镇静状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急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11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 665 U/L,总胆红素12.3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