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合并的其他病灶所掩盖,精神障碍、智能障碍以及肢体失用较多见.病灶以胼胝体压部单发小病灶为多,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灶.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高华  秦伟  祝英禄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5):107-107,109
目的对照比较单独用氟哌啶醇和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0-01/2004-12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抽动障碍、需要进行感觉统合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氟哌啶醇治疗。疗程5周,疗效评定按中华医学会4级疗效标准。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周末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治疗。实验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2例,显效率93%。对照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显效率73%。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4.32,P&;lt;0.05。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对照组及实验组评分均值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1,3,5周末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77;0.72,3.80&;#177;0.76);(2.43&;#177;0.63,2.77&;#177;0.73);(1.57&;#177;0.63,1.90&;#177;0.80);t=2.1l,1.89,2.11,P&;lt;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合并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较单独用氟哌啶醇效果好,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具有改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双重性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本研究在于认识胆系正常和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胆系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IVC、ERCP、PTC、T管造影以及CT为手段从事本课题的研究,历时20余年,对胆系的影像 解剖,正常值的测量和病理状况的影像表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 ①胆系造影研究:提高静脉胆系造影的显示率和分析了易引起误诊的原因,促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确立了国人胆系正常径线标准。并研究了CT胆造影原理及其影像学表现。②胆系结石影像表现的研究:发现胆结石在静脉胆系造影中的延迟显影、持续显影、铸型充盈缺损和泥砂样结石的堆砌等新的征象。对国人的胆管结石的分型提出了建议,即:肝外型、肝内外型和肝内型,并将肝内外型和肝内型再分为若干亚型。认为CT值<40Hu是诊断胆固醇结石的标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起利用计算机判别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固醇结石的判别函数式,其正确率为92.7%。③肝外胆和的解剖的影像研究:通过对肝外胆管内径的认真研究,确立了国人胆各段的X线测量的正常值标准。还发现肝外胆管内径只是十二指肠连接区的动态解剖。此外,还对异常胰胆管连接、胆囊管的异常连接等进行了描述。④胆囊管疾病影像学研究:提出它是胆胰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学因素,理应属先天异常的范畴。还提出了“胆囊管低位异位汇合综合征”的概念。⑤梗阻性黄疸的影像研究:在肝细胞癌侵犯胆管的研究中发现了两个较为特异性的征象,即:ERCP表现为不扩张的胆总管和癌栓充盈膨大的胆管相连的“网球拍征”;扩张的肝外胆管充以癌栓理,直接法造影表现犹如一管盛满含固态乳酪凝絮张液体,称之为“凝絮征”。建立了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计算机辅助CT诊断系统。用其进行前瞻性分析,正确率良性为81.8%,恶性78.1%。研究了手术损伤胆管狭窄的各种征象,提出了其基本影像特征。⑥我们还对胆系战伤的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胆系损伤的检查方法和X线表现。  相似文献   
84.
背景:近些年来,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制作神经导管材料提供了更多选择。目的:综述神经导管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至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导管,外周神经",英文检索词为"nerve conduit,peripheral nerve"。结果与结论:制作神经导管的材料,主要分生物型和非生物型2大类,其中生物型主要包括肌肉、羊膜、静脉、小肠黏膜下层等;非生物型材料包括壳聚糖、胶原蛋白、丝素蛋白、聚乳酸、聚己内酯、聚苯胺及硅胶管等。目前,部分材料已被批准进入临床阶段。神经导管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应用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修复缺损的长度受限,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与神经再生不完全匹配,降解速度与神经再生速度不一致,神经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欠佳等。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对血压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2—2012-07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24h)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急性期发病时的血压以及在1~3d后的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改良后Rankin表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原发高血压104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重度高血压为主85例(81.73%);未合并49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低血压为主19例(38.78%)。患者急性期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入院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6、5.697,P0.01),出院时低血压组、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Rankin评分和脑NIHSS评分,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评分小于其余2组(P0.05)。3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加重病情,脑梗死急性期注意血压监测以及保持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本人现将从医三十载,在临床治疗痹证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望同行们斧正。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经口腔取出标本法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间质瘤并在完全腹腔镜下切除间质瘤后经口腔取出标本方法治疗的20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35) min,术中出血(60±15) ml,术后住院时间(6.5±1.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1.8±0.2)年(0.5~2.5年),19例患者无复发;1例患者复发,再次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结论 完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经口腔取出标本法治疗胃间质瘤其解剖清楚,出血少,从本研究有限病例初步得出本术式安全、可行,且微创.  相似文献   
88.
周伟梁  秦伟毅  苏磊  华黎电  彭雄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2-1583,1585
目的探讨腹内压(IAP)检测在临床危重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膀胱测压法对256例患者检测腹内压,分别记录每例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d1、d2、d3IAP值,对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内科腹内压﹤10mmHg者12例、10~14mmHg17例、15~24mmHg14例、25~34mmHg11例、≥35mmHg15例;外科腹内压﹤10mmHg者42例、10~14mmHg21例、15~24mmHg67例、25~34mmHg39例、≥35mmHg18例;内、外科患者IAP平均值分别为(15.8±4.2)mmHg和(17.3±5.7)mmH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7,P﹤0.05);对33例腹内压≥35mmHg的17患者行手术减压治疗,死亡5例,非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均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001);死亡组患者31例,腹内压平均值为(31.7±3.9)mmHg,存活组患者225例,腹内压平均值为(14.8±3.2)mmH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092,P=0.001)。结论腹内压高低与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对重症患者入院后进行腹内压测定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5例,被随机分为移植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接受护肝、降酶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48例患者再接受自体PBSC经肝动脉移植治疗。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使用Fibroscan扫描仪检测肝脏硬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在治疗后6 m,移植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16.4±1.2)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2.6) μmol/L(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35.2±4.0)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3.7) g/L(P<0.05);移植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67.9±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5.5) %,P<0.05】,CD4+为(42.7±3.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2±3.5) %,P<0.05】,CD4+/ CD8+细胞比值为(1.5±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1),P<0.05】;移植组肝硬度值为(7.1±0.1)kPa,显著低于对照组[(7.9±0.1) kPa,P<0.05],Child-Pugh评分为(5.5±1.5),显著低于对照组[(7.4±2.3),P<0.05];移植组血清TNF-α水平为(28.0±8.7)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6.2±8.6)pg/mL,P<0.05], IL-6水平为(6.0±2.2)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8.7±3.5) mg/L,P<0.05], hs-CRP水平为(18.9±5.6)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7.9) pg/mL,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0.
通过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龋源性牙髓炎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根管治疗这一临床选择,修复治疗也不再成为缺失牙治疗的唯一方案。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尤其是P38MAPK通过直接或间接磷酸化特定的转录因子,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程序性死亡。骨形态发生蛋白-2、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和Biodentine皆可诱导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三者正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的。在组织工程支架诱导DPSC分化过程中,支架材料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了DPSC的分化。此外,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DPSC的迁移、黏附和分化,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牙本质的形成。由于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等过程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其反应分子、作用底物和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