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使用隐形矫治方式,一步达到尖牙远中整体移动的最佳施力方法。方法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对牙裂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计算受不同力偶作用时尖牙远中面上各点受到的平均主应力及von Mises应力的标准差。结论在对尖牙施加远中矫治力的同时施加反方向的力矩后,尖牙倾斜移动的趋势将减少。当施加的远中力与逆时针力偶的力量比例为100:125~130,即力与力矩的比例(M/F)为7.25~7.5时,尖牙根部远中面受力最为均匀,即接近整体移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 nnn,平均3.4 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 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3.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 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时,热成形后以及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厚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结果3种厚度的材料经过热成形处理后,厚度变薄。其中Biolon 0.7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 mm、Biolon 1.0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22 mm、Biolon 0.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 mm。经过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厚度与热成形后相比变厚。其中Biolon 0.7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 mm、Biolon 1.0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3 mm、Biolon 0.5 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 mm。结论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的效果与材料最初的厚度有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Biolon 0.75 mm膜片在厚度的稳定性上似乎比同种品牌中其他厚度的膜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4.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膝关节终末期骨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传统的骨水泥假体在TKA中应用一直占据主流地位。针对年轻患者(≤60岁)和有运动需求的患者而设计的非骨水泥假体在早期由于设计和技术上的限制,未能获得较好的预后,因此没有得到广泛推崇。随着设计理念及材料技术的提升,新型非骨水泥假体优势突显,逐渐受到关节科医生的青睐。本文就非骨水泥假体的设计初衷、发展历程、新技术特点、临床预后以及目前研究的不足等角度出发,对非骨水泥假体在TKA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85.
甘麦大枣汤源自东汉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致脏躁之证,故甘麦大枣汤用于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疗效显著。然而随着后世医家对甘麦大枣汤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使得此方在其他系统疾病中同样发挥积极作用,现笔者就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正苓桂术甘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谓:"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方由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炙),甘草二两(炙)十枚,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1])。功效:温阳健脾,利水降冲。主治脾虚水停,水气冲逆之证,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就苓桂术甘汤近5年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2018年2月20日因"喘息伴有咳嗽咳痰10天,加重2天"就诊。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伴有咳嗽咳痰,以呼气相明显,痰色白,量多,质清稀,有胸闷,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无发热、胸痛、心悸等不适。2天前症状较前明显加重。服用中成药肺宁颗粒病情未见缓解。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精神、睡眠、食纳欠佳,二便可。症见乏力气促,咳嗽,咳痰、痰色白、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 nnn,平均3.4 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 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 nnn,平均3.4 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 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 nnn,平均3.4 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 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