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27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分散片在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女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1.5 mg左炔诺孕酮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左炔诺孕酮经-时血药浓度,用DAS Ver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左炔诺孕酮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9.28(6.15) ng·mL-1和(30.63(6.44) ng·mL-1;Tmax 分别为(1.71(0.24) h和(1.75(0.23) h;t1/2分别为(17.56(6.07) h和(17.77(6.22) h;CL/F分别为(5.00(1.99) L·h-1和(4.76(1.83) L·h-1;AUC0-t分别为(316.56(94.25) ng·h·mL-1和(334.32(109.64) ng·h·mL-1,AUC0-t分别为(332.53(93.58) ng·h·mL-1和(351.35(108.11) ng·h·mL-1;试验制剂的AUC0-t,AUC0-∞,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89.1%~102.1%、89.0%~101.5%和91.8%~100.0%。以AUC0-t计算试验制剂中左炔诺孕酮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6.85(18.23)%。结论 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开发普及型电子药历软件,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介绍多糖微粒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介绍和评价多糖微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能和药效等,指出多糖纳米制剂的研究前景。结果 多糖微粒制剂有助于改善多糖药物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以及对某些细胞穿透能力不强等缺点,并使多糖药物获得抗肿瘤增效、靶向等作用。结论 多糖新型微粒制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小鼠子宫组织中CD4+ 和CD8+ T细胞在早期胚胎丢失中的意义,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效果和对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LPS尾静脉注射,制造小鼠流产模型,孕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物,用药前后检测各组(n=10)小鼠子宫组织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 LPS促流产后,小鼠子宫壁CD4+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CD8+ 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预先口服保胎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LPS的作用。其中以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联合使用组的保胎效果最为明显,CD4+/CD8+比值下降,较LPS流产模型组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 小鼠子宫组织CD4+/CD8+比值升高与早期胚胎丢失关系密切,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能够调节小鼠子宫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从而起到一定的促孕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75.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是基础护理学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特性,要求护士在教学中熟练掌握,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护士之间需要进行实体注射,通过注射和被注射的切身感受,护士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在相互注射的过程中,由于心理、技术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时常有意外或不良反应的事件发生。如:进针不到位、疼痛、局部硬结、局部感染、血管出血、注射晕厥,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对护士的学习和生活及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我教研室人员在加强教学指导和管理外,还不断收集和研究以减少不良反应的注射技巧,加以整理运用在教…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转铁蛋白受体1(TfR1)在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脑内异常表达情况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首先,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出生后1月(P1M)至P12M各发育时间点,APP/PS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大脑TfR1的表达情况;其次,取APP/PS1转基因与野生型新生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培养12 d后利用TfR1 shRNA质粒干扰TfR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干扰后细胞TfR1的表达变化;ELISA技术检测TfR1干扰前后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分泌量;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标记神经元突起,观察TfR1干扰前、后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变化;最后,利用FM1-43染色观察由TfR1介导的轴质运输中囊泡的运输情况。 结果 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fR1的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P6M之后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fR1 shRNA 干扰后可以使原代神经元细胞内TfR1基因沉默,使其突起明显变细、变长并影响囊泡的运输。与对照组相比,TfR1基因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中表达量减少,荧光减弱。 结论 APP、PS1基因突变可导致TfR1的表达下降;APP/PS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经TfR1 shRNA干扰Aβ1-42分泌量增多,影响神经元突起的生长,使轴质运输速率减慢,囊泡的活动减缓,加重AD病情。故TfR1的表达可以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轴突运输蛋白,kinesin1和神经丝蛋白(SIM-312)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出生后30~360 d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n=40)和野生型小鼠(n=40)用于此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上述两种小鼠大脑皮层内老年斑的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以及在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kinesin1和SIM-312阳性细胞个数及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APP/PS1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增多,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神经元减少;而kinesin1阳性细胞的数量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减少,且在出生9月(P9M)之后与野生型小鼠之间差异存在着显著性 (P<0.05);SIM-312标记的神经丝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P6M之后开始出现缠结现象。 结论 Kinesin1和SIM-312的异常改变导致神经元中轴浆运输障碍以及AD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成功构建恒河猴M1段栓塞模型提供简捷、迅速、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雄性成年恒河猴25只,年龄7~9岁,体重7~11 kg,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以0.1 ml/kg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肌肉注射,待动物入睡后气管插管(ID:4.5-5.5#),妥善固定后送入介入中心。入室后连接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并导尿。术中用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呼吸机控制呼吸,并根据动物的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调整麻醉深度,必要时追加上述氯胺酮与速眠新的混合液,并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心率、血压、体温等。溶栓前后行脑MRI造影,造影前适时停止麻醉药物输注,确保动物在造影室已恢复自主呼吸。术中监测实验动物的心率、体温、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并于股动脉穿刺及溶栓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所有动物均按预计方案实施完成,术中未发生动物躁动、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实验结束停药后,实验动物很快清醒并送回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后续处理。其中18只实验动物存活24 h以上,7只死于溶栓后严重的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以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丙泊酚静脉维持全身麻醉可以为此类较复杂的介入及MRI实验的顺利完成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9.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腰痛近4个月,发现腰椎骨破坏1天为主诉于2012年11月14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院前于门诊行腰椎CT检查发现腰椎骨质破坏,考虑骨髓瘤可能。病来患者无发热、盗汗,无明显消瘦,无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80.
亚慢性砷暴露对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亚慢性砷暴露致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作用,为探讨砷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按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 ppm、2 ppm和4 ppm三氧化二砷(As2O3)染毒组。通过自然饮用含不同浓度As2O3水的方式使小鼠砷暴露,连续染毒60 d。取海马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和Hoechst双染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肿胀,细胞核仁增多,细胞分布稀疏、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观察到染毒组小鼠的海马细胞出现膜皱缩,核仁消失,染色质凝聚、移动,分布于核周,进而裂解成几个碎片等凋亡细胞形态特征。TUNEL和Hoechst双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在染毒组小鼠海马切片可见凋亡染色阳性细胞,其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而增多。结论亚慢性砷暴露可导致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