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石瑾  徐利东  朱红 《山西中医》2014,30(10):20-2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OLP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西药联合方法进行治疗。西药组在病损基底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中药组根据辨证分型为脾胃湿热型的OLP患者自拟中药方,口服汤剂,连续服用1个月;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1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7.88%(95%CI=71.75%~96.80%);中药组为81.82%(95%CI=68.66%~94.98%);西药组为69.70%(95%CI=53.92%~85.48%);3组比较(χ2=5.358 1,P=0.072 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有效病例停药3个月后随访,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27.59%(95%CI=11.62%~44.28%);中药组为40.74%(95%CI=22.21%~59.27%);西药组为73.91%(95%CI=63.70%~82.14%);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1,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的证据不足,其收益为OR=0.32(95%CI=0.09~1.14),NNT=6(95%CI=2.64~70.02),其OR、NNT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分布明显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证据充分,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收益为OR=0.13(95%CI=0.04~0.46),NNT=2(95%CI=1.36~5.27);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收益为OR=0.24(95%CI=0.07~0.71),NNT=3(95%CI=1.65~17.99)。  相似文献   
32.
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联合铸型标本的设计和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呼吸道与上消化道呈“X”形交叉分布 ,两者交汇点即共同通道是口咽部 ,此处的结构及名称较多 ,初学者不易形成立体概念。对此 ,我们设想对其进行联合铸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基本操作过程( 1 )从眉弓上方约 2cm、耳廓上方约 1cm及枕骨隆凸平面锯掉颅盖 ,完整地取出脑组织 ;自C6~T1平面水平离断头颈部 ,沿食管及颈椎椎体之间纵形切开皮肤及肌肉 ,细心分离食管及咽后壁与颈椎椎体间的软组织 ,并从枕骨斜坡处呈冠状位将颈椎及枕骨后部离断。若自C6~T1平面仅离断食管、气管及其前方的软组织 ,则可保留完整的脊…  相似文献   
33.
<正>胰管、胆道系统和供应肝、胃、十二指肠、脾的血管分属于两个功能不同的管道系统.但它们紧密相邻,且管道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整体造型设计的解剖学基础,以此制做出的铸型标本更具科学性和临床应用性,对肝胆外科手术和上腹部的普外科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于单一管道系的铸型标本制作已有诸多报道,故本文重点介绍整体铸型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1 取材和灌注连同膈肌、腹主动脉一起取下肝、胃、十二指肠及胰、脾等脏器.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壁,并常规在大、小乳头处插管灌注胰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韩氏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自2003年4月~2005年1月,对10例(7男,3女,年龄37~73岁,平均54.5岁)支气管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和支气管镜证实5例位于左支气管,5例位于右支气管。选择韩氏封堵支架在透视下行支气管残端瘘内支架封堵治疗。结果:本组中9例成功地置入了支气管残端瘘封堵内支架,成功率90.0%(9/10),未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即刻造影复查9例瘘口完全封堵。1例由于术中发现支架不合适,在等待二次置入支架过程中突发心律失常并心衰而死亡。术后随访30天,7例患者瘘口闭合,临床症状减轻,脓腔缩小,引流量减少,身体逐渐恢复,3例在引流15~28天后治愈而拔除引流管。随访3~15个月,9例完全治愈,1例在支架置入4个月后由于全身化疗引发剧烈呕吐而导致支架上移而使瘘口复发,遂接受外科胸膜修补术,1例部分治愈,1例结核患者无明显改变。结论:韩氏封堵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花费低、可重复性、疼痛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残端瘘的患者,特别适用于那些外科顽固性的和难治性的支气管残端瘘患者,更适用于全身体质差、外科手术风险大和不能耐受全麻者,因而避免了侵袭性外科治疗。内支架置入是瘘口愈合的基础,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瘘口愈合、脓腔消失的保证,医生和护士默契配合是瘘口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采用已防腐固定脏器制作铸型标本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瑾  洪辉文 《解剖学杂志》1997,20(5):514-515
精美的人体脏器管道铸型标本,为教学、科研和医疗提供了科学性强的直观教具.但有两项困扰人们的难题,影响医学院校人体脏器铸型标本的数量和质量.(1)过去铸型标本需采用新鲜尸体材料,囿于来源困难,不可能得到数量较多的标本.(2)就算能得到新鲜尸体标本,由于管道粗细的控制较难掌握,多数结果,管道铸型失之过细过密,不能配合教学科研中主要了解主干分布规律的要求,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为能解决上述问题,经我们长期实践和探索,采用了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再进行铸型的操作技术和步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人体解剖学及肝胆外科学的教学与手术提供直观的模具。方法:标本,通过对胰管及胆道系等行插管并向其中灌注填充剂,之后采用浓盐酸腐蚀法,即得胰管及胆道系联合铸型标本。结果:所制作的铸型能直观地显示胰管及肝内外胆道的走形、交通关系与胃、十二指肠、脾等血管的毗邻关系,立体感强。结论:此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所作铸型直观、实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关系及时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并接受PTCD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及FIE胆道活检的连续81例阻塞性黄疸病例,用Spearman检验比较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PTC胆管阻塞长度〈2cm者的胆道活检阳性率低于胆管阻塞长度为2~4cm和〉4cm者的阳性率且呈正相关关系,PTC胆管重度扩张者的胆道活检阳性率高于胆管中度和轻度扩张者的阳性率(H=7.616,P〈0.05)且呈正相关关系,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阳性率与胆道阻塞形态部位和程度无相关关系。结论胆道阻塞段长度和肝内二级胆管扩张程度与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成正相关关系。且对经皮肝穿刺胆道活验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1].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116/10万~219/10万,每年新发病患者>200万,脑卒中病死率为58/10万~142/10万,全国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其中70%左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既往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良性发作,然而随着对TIA认识的深入,TIA已被认为是脑卒中的紧急先兆而成为需要急诊处理的疾病[2].正确诊断TIA,进一步加强紧急干预,从而获得理想的预后至关重要.现从TIA定义的演变、TIA系统诊断思路的培养、对临床上易与TIA相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期望临床医生对TIA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其诊断有综合的了解.  相似文献   
39.
石瑾  韩新巍  吴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3):249-249,262
食管、贲门胃底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食管-胃吻合口区癌性或瘢痕性狭窄,两者治疗方案截然不同,明确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1,2]。临床上鉴别诊断主要靠X线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与活检。当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时,X线造影难以清晰显影,胃镜不能通过时难以活检取得病理组织。我院开展了以介入放射学技术行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区活检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入本手术的护理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50~72岁,平均60·2岁。食管癌术后弓上吻合13例、弓下吻合2例。手术后2个月~24个月出现重度吞咽困难(3~4级)。患者…  相似文献   
40.
以串连血管为蒂的股骨外侧髁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治疗股骨干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骨(膜)瓣供区。方法:在5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膝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吻合类型。结果:膝上外侧动脉于股骨外侧髁上方(2.5 ± 0.5)cm处起自于腘动脉外侧壁,分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和/或横支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有 3种类型的吻合,吻合率为 92%(46侧),吻合处外径为(1.3 ± 0.3)mm。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升支和/或横支串连为蒂可截取股骨外侧髁骨(膜)瓣用于修复股骨干骨不连及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