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1篇 |
免费 | 324篇 |
国内免费 | 2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5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244篇 |
口腔科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791篇 |
内科学 | 355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172篇 |
特种医学 | 246篇 |
外科学 | 355篇 |
综合类 | 1682篇 |
预防医学 | 725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629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875篇 |
肿瘤学 | 1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404篇 |
2011年 | 355篇 |
2010年 | 366篇 |
2009年 | 294篇 |
2008年 | 353篇 |
2007年 | 373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299篇 |
2004年 | 258篇 |
2003年 | 224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195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61年 | 5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25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诊治中的意义。方法:195例IVCS伴CVI患者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联合浅静脉手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成功率、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5例中浅静脉曲张治愈率95.7%,下肢肿胀缓解率78.7%,疼痛缓解率80.6%,溃疡愈合率77.8%。其中仅支架置入20例,下肢肿胀缓解率78.9%,疼痛缓解率88.9%,溃疡愈合率77.8%。结论:纠正IVCS或联合浅静脉手术能明显改善CVI病人的症状,IVCS可能是部分CVI的病变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健康女性皮肤黑色素、血红素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1名健康女性志愿者,按照年龄将其分成六组,并检测其不同部位皮肤的黑色素和血红素含量。结果:与21~27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的含量在增大,并且在面颊部最为明显,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除面颊部外,血红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与21~27组相比,前臂屈侧的血红素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增多,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和血红素的含量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93.
玉竹对UVB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玉竹水提液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4mJ.cm-2的UVB照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TNF-α、IL-6分泌量增加(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μg.ml-1)、高(200μg.ml-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I L-6分泌(P<0.05或P<0.01)。结论: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腹部肠管火器伤后1、2、4、8、12和24 h实验组。建立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组织COX-2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组织COX-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伤后各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在伤后也明显升高,也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相关分析表明,伤后肝组织COX-2与血清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0、0.757,P<0.05)。结论: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组织COX-2表达增强,与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基本一致,COX-2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继发性肝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夏永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4)
目的 探索Nd:YAG激光照射后四环素牙贴面抗压强度的变化.方法 取人体因各种原因而拔除的四环素牙(切牙)160颗,随机分为两组.Nd:YAG激光照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用Nd:YAG激光照射作为对照组.所有牙齿做树脂贴面,在Instron 4505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测试两组贴面的抗压强度.结果 中切牙与侧切牙贴面的强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来说经激光照射后的前牙贴面强度高于未经处理的前牙贴面强度.结论 Nd:YAG激光照射可以增大前牙贴面在功能运动中的强度. 相似文献
96.
急性腹腔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腹腔镜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 回顾总结1998年6月-2000年9月收治的73例AⅡ患,共分离出腹腔内病原菌117株,并对常用抗生素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5.0%,26.5%和8.5%。其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7.1%),葡萄球菌属(16.2%),假单胞菌属(13.7%),肠杆菌属(12.8%),真菌(8.5%),肠球菌(8.5%),克雷伯菌属(6.8%)等,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ESBL物占60.7%。在全部检测的革兰阴性菌菌株中,泰能,头孢他定,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别为87.5%,62.5%,56.3%和60.0%。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保持很高的敏感性(97%)。结论 革兰阴性菌和念珠菌检出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更显。碳青霉烯类和万古霉素仍是最有效的抗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97.
98.
周显飞杨帆张阳兰勇邢人伟牟永华聂寒秋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3,(5):395-397
近年,对脾脏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及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全脾切除术后出现凶险性感染、血栓等严重并发症[1-3],从而使临床外科医师对治疗良性脾脏疾病的观念由全脾切除转变为功能保留性脾部分切除术。随着微创、精准外科观念的普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器械的更新,近年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逐渐得到应用。但LPS术中操作难度较大、临床实践较少,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尤其在基层医院开展更是少见报道。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为3例患者行LPS,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44~69岁,均为健康体检行腹部B超时发现,无临床症状。患者术前常规行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位置、大小及脾蒂血管的走行情况。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阻滞(PECS-Ⅱ)联合前锯肌阻滞(SPB)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4)与对照组(n=64)。对照组实施全麻,观察组在全麻后实施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SPB,对两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术后苏醒方面,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在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 NR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镇痛药物使用量方面,观察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总发生率7.8%显著低于对照组20.3%(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SPB阻滞能够使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缩短,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Peut-Jeghers综合征(PJS)、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和孤立性错构瘤性息肉的CT表现及影像病理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错构瘤性息肉病(包括11例PJS,3例CCS和13例孤立性息肉)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JS和CCS息肉均为多发,累及消化道多个部位。孤立性息肉数量为1~4个,多累及结肠。息肉可有蒂或无蒂,小息肉表面多光整,密度均匀。大息肉表面不光整,呈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息肉强化明显,出现沙砾状、点状低密度区5例,"树枝状轴心"7例,供血动脉增粗并进入息肉内5例,合并肠套叠PJS10例,孤立性错构瘤2例。PJS肠套叠的发生率高于CCS和孤立性息肉。结论: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