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血清IgE高水平初治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10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IgE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结合痰涂片、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病情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1)肺结核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IgE高水平组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高于IgE中低水平组和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IgE中低水平组和健康对照组。(3)IgE高水平组肺结核患者病情相对较重,痰茵涂片阳性率及肺空洞形成率高于IgE中低水平组;PPD试验阳性率则低于IgE中低水平组。结论:IgE高水平肺结核患者CD4^+细胞表达升高反映了Th2细胞免疫反应的增强,其Th1细胞免疫保护反应可能严重受损。IgE可能与肺结核发病和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卡铂根据AUC5计算用量,静滴,d1,21d为1周期,每个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CR0例、PR24例、NC17例、PD6例,有效率为51.1%。KS评分增加者70.2%(33/47)、稳定21.3%(10/47)、下降8.5%(4/47)。中位生存期9个月(95%CI8~10个月),1年生存率27.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全组68.1%(32/47)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5.5%,恶心、呕吐29.8%(14/47),脱发87.2%(41/47)。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并发症和低蛋白血症与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发症和低蛋白血症与肺结核初治失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56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资料,以化疗6个月失败(痰菌仍然阳性)的211例病人作为失败组,化疗6个月治愈(痰菌阴转)的35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发症、低蛋白血症与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关系。结果:失败组病人并发症与低蛋白血症暴露情况较对照组要多,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并发症与低蛋白血症是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摸索优化获取小鼠颌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方法。方法 :通过调整小鼠年龄、胶原酶浓度及酶消化时间等,采用骨片培养法从C57BL/6小鼠下颌骨中分离培养MSCs,并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采用34周龄小鼠、0.3%胶原酶消化2 h的方法,分离培养出的细胞增殖能力最强,第3代MSCs即可高表达CD44、CD90及低表达CD34、CD45。各种条件所得MSCs均在成骨诱导后经茜素红染色、成软骨诱导后经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呈阳性,其成骨、成软骨能力相同。结论:该改良后的骨片培养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分离出较高纯度的小鼠颌骨间充质干细胞,适用于多种实验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IL-15水平及其效应性CD8^+T细胞的变化,探讨IL-15在结核病免疫保护和结核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9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检测,并结合痰涂片、病变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初治、复治组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的百分比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或P〈0.01),复治组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的百分比计数低于初治组(P值均〈0.01);肺结核患者重度组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百分比计数明显低于轻、中度组(P值均〈0.01)。痰菌阳性、痰菌阴性两组间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百分比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5有望为结核病病情判断、内源性复发的评估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正常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按照仪器设备相关延期完成两组肺功能检测,具体项目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MVV/预计值%等。结果研究组PEF、MVV、FEV1/FVC、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肺动脉扩张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尼古丁是否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调控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分泌。方法尼古丁(6×10^-6 mol/L)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刺激24 h后细胞中HMGB1、TGF-β1和FGF-2分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AGE表达。预先加入HMGB1 siRNA孵育48 h或RAGE中和抗体孵育1 h,再加入尼古丁刺激16HBE 24 h,ELISA法检测HMGB1、TGF-β1和FGF-2的分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AGE的表达。结果尼古丁刺激24 h后HMGB1的分泌和RAGE的表达量较未予尼古丁刺激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也显著增加。加入HMGB1 siRNA后尼古丁刺激24 h组,HMGB1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明显减少,RAGE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同时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显著减少。加入RAGE中和抗体后尼古丁刺激24 h组,TGF-β1和FGF-2的分泌量较单纯尼古丁刺激组显著减少。结论HMGB1/RAGE信号通路参与了尼古丁调控支气管上皮细胞TGF-β1和FGF-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FQ-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1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和4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FQ-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FQ-PCR、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7.0%(146/311)、28.3%(88/311)、35.4%(110/311),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5.2%,以FQ-PCR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结论FQ-PCR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