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传统的心理测量法虽然经济实用 ,简便易行 ,有利于推广 ,但测试方法难以统一 ,分析统计过程繁琐 ,效率低下 ,测试过程无法精确控制。近年心理学界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进心理学教学和测量中 ,使心理学技术得到进步。笔者自 1990年开始参与研制多项心理测评仪 ,已定型DXC系列。该仪器包含主机和键盒 ,设有多个终端 ,将影像和声音直观地呈现给受试者 ,可同时测量 36~ 72人。可以进行个性、情绪、心理卫生和认知能力测评。测试中可对进程、时间、数据处理、统计分析随意控制。此项仪器优化了教学进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改进了教学… 相似文献
72.
目的: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特点。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确诊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及匹配健康对照者各26例,用加工-分离程序的方法测定其意识性提取及自动提取在再认测验中的贡献。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显著低于对照组(t=2.210,P<0.05),内隐记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按年龄分层比较后,病例组7~8岁年龄段的外显记忆(第一阶段意识性提取值和自动提取值分别为0.58±0.12,0.34±0.34)与同年龄对照组(第一阶段意识性提取值和自动提取值分别为0.44±0.14,0.32±0.2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P<0.05),其他年龄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例组各个年龄段的内隐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外显记忆受损而内隐记忆正常,说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属于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选择性注意任务各阶段的影响及其程度. 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在32 h睡眠剥夺前后完成6种模式的选择性注意任务,该6种模式任务测量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刺激编码、反应选择、运动调节阶段的变化特点. 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比设计. 结果: 校正分析结果显示,睡眠剥夺前后正确反应的C2模式下平均反应时、C1模式下变异系数、C1与C2间变异系数差别的差异显著(P<0.05); 总反应的C1模式下平均反应时的差异显著(P<0.05); C2模式下忽视性错误数、A1与A2、C1与C2模式间忽视性错误数之差的差异显著. 结论: 32 h睡眠剥夺后反应速度、动作稳定性、操作正确性均降低,完成低难度的任务时尤为明显,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刺激编码和运动调节阶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
40 min午睡产生的睡眠惯性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 10名自愿参加测试的健康军校男性青年,用脑电图记录午间入睡状况,在睡眠
40 min后唤醒被试,随即进行两次认知功能系列测量,包括连续相加测验,视觉心理旋转测验,字母划消测验,工作记忆测验.唤醒即刻测验与第
2次测验时间间隔为 20 min,比较两次系列测验中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恢复到基线水平,即正常工作状态.
结果系列测验中除视觉心理旋转测验外,唤醒即时测量反应时较基线水平延长,正确率降低.随时间推移,第
2次测试,反应时较唤醒即时明显缩短,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05) ;正确率除字母工作记忆测验〖字母记忆唤醒即时测验平均正确率为
(84± 8.09)%,第二次平均正确率为 (87± 6.3)% ]的与基线水平 [基线平均正确率为
(97± 6.2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1.406, P< 0.05),其他测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中睡眠惯性对字母工作记忆正确率的影响持续时间大于
1 h(t=3.943,P< 0.01),而反应时恢复到基线水平在醒后 0.5 h内( t=0.683,P
>0.05). 结论睡眠惯性影响认知功能,并持续一段时间,对复杂任务(字母工作记忆)的正确率的影响大于对反应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三维立方体测验成绩 ,验证三维立方体测验的有效性并探讨言语能力对空间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认知分化成套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的言语测验对 8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三维立方体测验的成绩 ,对言语能力与空间能力进行相关分析 ,比较言语能力高、低各组空间能力的差异 .结果 :高空间能力组与低空间能力组在三维立方体旋转测验正确率 (CN)、平均反应时 (ART)和单位时间正确数 (CNPS)三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空间能力组明显优于低空间能力组 (P <0 .0 5 ) ;全部被试CLB空间能力成绩与CNPS显著相关 (r =- 0 .2 6 9,P =0 .0 1 5 ) ,高、低空间能力被试CLB空间能力成绩与CN (r=- 0 .30 8,P =0 .0 4 2 )、ART (r =0 .333,P =0 .0 2 7)、CNPS (r=- 0 .4 35 ,P =0 .0 0 3)均有显著相关 .言语能力与空间能力无相关 .结论 :三维立方体测验对不同空间能力个体有着较好的区分度 ,是空间能力视觉化成分测量的较好指标 ;在同一性别中 ,言语能力对空间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控制个体言语智力水平验证个体心理旋转能力与空间能力的关系 ,并探讨反应时与心理旋转角度线性函数关系 .方法 :对 79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认知分化成套测验 (CLB)和心理旋转测验 ,根据CLB成绩将被试分为空间能力高、低两组比较 .结果 :高空间能力组心理旋转测验平均反应时为 (889± 1 6 9)ms,低空间能力组为 (1 0 4 3± 1 73)ms,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0 6 ) .高言语能力组心理旋转测验平均反应时间为 (95 7± 1 90 )ms ,低言语能力组为(96 9± 1 87)ms,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 ,反应时延长 .结论 :心理旋转能力与空间能力的高低有显著相关 ,旋转角度与反应时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7.
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汉字为刺激图片进行心理旋转时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方法: 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完成以汉字为刺激的心理旋转任务时,记录反应时,错误率和事件相关电位波形. 结果: 随着刺激图片0°旋转至180°,脑部顶点Pz点P300波幅从(15.01±2.56) μV变化为(11.91±2.01) μV;潜伏期从(450±38) ms变化为(566±54) ms.结论: 以汉字为刺激图片进行心理旋转时,P300波幅随旋转角度的增加而负向漂移,潜伏期随旋转角度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78.
空间能力与心理旋转变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控制个体言语智力水平变量验证心理旋转角度与空间能力的关系 ,探讨空间能力与线性函数截距与斜率的关系。方法对 95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认知分化成套测验以及以字母R为刺激的心理旋转测验。结果控制言语能力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 ,无论是正像还是镜像刺激、旋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反应时延长。这种变化是一种线性函数关系。斜率和截距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从相关系数上比较而言 ,与截距的相关要小于与斜率的相关。结论在控制言语能力的基础上 ,旋转角度与反应时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函数关系 ,但函数斜率和截距与空间能力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高原(海拔约2850m)与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对人体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完全睡眠剥夺条件下,分别在高原与平原对15名被试者(高原7名,平原8名)于间隔为6h的8个时间点进行血压和心率测量。结果:高原被试的血压和心率与平原的相比,除收缩压在时间点3(第1天晚间21:30/20:30)、时间点5(第2天上午9:30/8:30)和时间点8(第3天凌晨03:30/02:30)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等海拔高度约28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条件下,48h睡眠剥夺对机体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影响同平原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