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7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533篇
内科学   28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147篇
预防医学   556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489篇
  3篇
中国医学   454篇
肿瘤学   10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重点剖析PCT(血清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危重患者75例,对其进行血液微生物的科学培养,结合结果将本次入组的75例研究对象分成未感染组及感染组,测定其PCT以及CRP,对比上述两种指标对诊断危重患者感染情况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未感染组患者的CRP为(3.02±0.40)μg/L,PCT为(14.98±0.96)mg/L,感染组患者的CRP为(4.50±1.30)μg/L,PCT为(23.02±9.86)mg/L(P<0.05);检测CRP,对重症患者进行感染诊断时,特异性有17.65%,敏感性35.29%;检测PCT,特异性达到32.35%,敏感性达到58.82%,PCT在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均优于CRP(P<0.05)。结论 PCT用于危重患者感染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RP,早期诊断危重患者感染时检测P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2.
胶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胶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学及预后,观察了12例胶质肉瘤,其肿瘤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颞叶多见。肿瘤半数界限清楚,质硬。随访10例,9例死亡,平均生存8个月,1例生存3年2个月。部分病例HE染色切片中难以确定梭形肿瘤细胞来源。通过电镜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Mac387、波形蛋白、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证实肿瘤中均含胶质母细胞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成分,仅1例尚含骨肉瘤成分。其组织起源为原始多潜能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973.
<正>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而发生的一组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1])。它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因其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但其病情若迁延不愈可诱发牙齿移位  相似文献   
974.
肿瘤从原发部位转移种植至骨骼,是一个动态过程,且骨转移具有靶向性,应用"癌毒传舍"、"痰毒流注"、"内风理论"等解释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前人未明确提出此动态过程的病因病机。现提出:肿瘤骨转移的定向过程本于水寒土虚,相火妄动。借此完善肿瘤骨转移的病机理论,为临床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LASS2/TMSG1及其突变体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表达LASS2/TMSG1全长及其4个突变体的pcDNA3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到高转移潜能前列腺癌PC-3M-1E8细胞系中;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稳定转染效果,并分析不同点突变体对LASS2/TMSG1和ATP6V0C表达量的影响;采用生长曲线测定、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掺入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修复实验、Matrigel穿膜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研究LASS2/TMSG1及其4个点突变体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免疫双重荧光染色分析LASS2/TMSG1不同突变体和ATP6V0C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ASS2/TMSG1 S248A组较LASS2/TMSG1野生型组ATP6V0C表达增加了3倍(P<0.05), 且免疫双重荧光染色结果显示LASS2/TMSG1 S248A组ATP6V0C表达明显增加;与LASS2/TMSG1野生型组相比,LASS2/TMSG1 S248A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锚着不依赖生长能力、细胞迁移能力 (细胞迁移率从35.3%±3.2%增加到70.3%±3%)和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从50.0±3.2增加到203.0±6.5)明显提高(P<0.05), G0/G1期比例增加(从51.0%增加到85.4%,P<0.05),但细胞凋亡率亦明显升高(从7%增加到15.1%,P<0.05)。结论: LASS2 /TMSG1第248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S248A)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是LASS2/TMSG S248A使ATP6V0C表达量增加,进而促进前列腺癌的侵袭,提示LASS2/TMSG1蛋白第248位丝氨酸是抑制前列腺癌侵袭的重要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976.
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成百家争鸣之态,但虚、寒、瘀的病机要素已基本达成共识。经方因其立法严谨、方证明确、配伍精当并且深刻揭示病机内涵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病证。温经汤体现的温阳散寒,补虚祛瘀的病机与治法,契合肿瘤虚、寒、瘀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977.
978.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在不同肾功能情况下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为患者的晚期并发症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思路。方法:60例CKD3-5期患者,根据GFR水平分为3组,CKD3期(GFR:30~59 ml/min*1.73 m2)17例,CKD4期(GFR:15~29 ml/min*1.73 m2)19例,CKD5期(GFR15 ml/min*1.73 m2)24例。另外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参考国际推荐标准(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125 g/1.73 m2,女性110 g/1.73 m2,诊断左心室肥厚(LVH),将CKD3-5期患者分为左室心肌肥厚组(LVH组)32例及非左室心肌肥厚组(NLVH组)28例,根据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同步测定各组患者GAL-3的水平及经心脏彩超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慢性肾脏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al-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慢性肾脏病组之间相比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NLVH组相比,Gal-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LVH组患者血清Gal-3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LVH组SBP、CRP、LVMI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肾脏病的发展,Gal-3水平逐渐升高,且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概率更大,说明半乳糖凝集素3与慢性肾脏病合并左室心肌肥厚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肾脏病合并左室心肌肥厚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研究新生儿血清中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其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3年出生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165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132例未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血检测血清PA以及CRP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的PA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达到(105.4±18.6)mg/L,CRP水平出现明显的上升,达到(79.9±12.4)mg/L,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A检测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85.6%;CRP检测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4.7%。结论:通过血清PA以及CRP水平的检测都可以用于早期鉴别诊断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体外共培养永生化施万细胞株RSC96细胞和神经细胞株VSC4.1细胞,建立施万-神经细胞共培养模型,观察髓鞘化过程中神经细胞对细胞增殖和髓鞘特异性基因MBP、PMP2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施万细胞和神经细胞共培养模型:本研究选用RSC96和VSC4.1细胞进行共同培养。实验分为3组:单独培养的RSC96细胞组(RSC96组)、VSC4.1细胞组(VSC4.1组)、共培养组。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经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共培养的两种细胞可发生相互作用。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方法检测髓鞘特异性基因MBP、PMP22的表达。结果 RSC96细胞包绕VSC4.1细胞的轴突形成髓鞘。MTT示:RSC96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VSC4.1细胞。但当两种细胞共培养时,细胞的增殖速度与单独的RSC96细胞相比,明显下降。在单独培养的RSC96细胞中,PMP22基因的表达有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在共培养模型中,PMP22基因的表达是逐渐增高的。在前2d的表达量低于单独培养的RSC96细胞。单独培养的RSC96细胞及共培养组细胞在前3d均无MBP的表达。结论永生化施万细胞株RSC96细胞和神经细胞株VSC4.1细胞可以建立施万-神经细胞共培养模型。神经细胞可以调控施万细胞的增殖速度与髓鞘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