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肾移植是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法,而影响移植肾存活主要原因排斥反应,尤其是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不可逆损伤导致手术失败。组织配型是肾移植病人寻找合适供者,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对389例肾移植受者术前进行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探讨其与淋巴细胞交叉配合试验(CDC)和术后排斥发生的关系及该技术在临床肾移植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肾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 (3月内 ) 2 3例死亡病例 ,总结经验 ,提高和改善移植效果。方法 :总结 2 3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病例 ,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死亡原因 :感染 1 5例 (65 .2 % ) ;心脑血管并发症 8例 (3 4.8% ) ,其中 5 0岁以上 5例。感染病原学 :混合感染 7例 ,细菌感染 3例 ,CMV感染 4例 ,真菌感染 1例。本组 2 3例中 ,肾功延迟恢复 1 8例 (78.3 % )。结论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并发症多发生于老年人 ,为老年人移植早期的重要死亡原因 ;移植早期死亡与肾功延迟恢复有密切关系 ,合理治疗对预防移植早期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2014年张家界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了解该地区食品安全现状,为该地区的食品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与《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化学污染物监测266个样品,有19个样品受污染,超标率为6.67%,食品中重金属铬污染最为严重,占总污染样品的20.45%;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显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株、沙门氏菌2株、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1株,食源性病原菌检出率5.6%。结论:部分食品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快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细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54.
检测肾移植受者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TP)水平用于评价肾移植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植物血凝素刺激、单克隆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T淋巴细胞,以荧光试剂标记,测定27例肾移植受者(研究组)的术前,术后3d、7d、14d、30d以及发生感染时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并以14名健康人作对照(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OKT3)诱导治疗,并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21例采用以环孢素(CsA)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方案,6例采用以他克莫司(FK506)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方案,比较采用不同用药方案患者的AT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肾移植患者ATP水平与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肾移植受者术前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为(382±187)ng/ml,明显低于正常成人的(496±116)ng/ml(P0.05),术后7d降至最低,14d开始回升,30d时仍低于术前水平(P0.01)。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其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下降,病情加重时下降更加明显,感染控制后有所回升。采用环孢素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各时点的ATP水平与采用他克莫司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移植受者的ATP水平与上述两药血药浓度变化无关。结论测定肾移植受者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可反映患者的整体细胞免疫状态,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5.
背景: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肾移植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治疗的1例肾移植后并发重症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结论:1例62岁女性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100 d出现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经支气管镜检及肺泡活检检出卡氏肺囊虫,病情进展迅速,经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结果提示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出现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时应提高警惕,预防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尤为重要;另外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很关键,CD4+/CD8+可作为一项有益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56.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ve protocols and to increase the long-term survival rate in kidney recipients. Methods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3102 cases of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effectivenes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ve protocols. The immunosuppressive protocols were as follows: CsA + Aza + Pred,low dose CsA + MMF + Pred, low dose Tac + MMF + Pred, low dose CsA + SRL + Pred, and low dose Tac+ SRL+ Pred. Results The 1-, 5-, 10-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kidney in low dose CsA + MMF + Pred protoco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sA + Aza + Pred protocol.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hypertension, hyperuricemia, kidney and liver toxicity, and leukopen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but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sA + MMF + Pred protocol than in CsA + Aza + Pred protocol (all P<0. 01). The incidence of hyperglycem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 05), and that of hairy and gingival hyperpls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 05) in low dose Tac+ MMF+ Pred than in low dose CsA+ MMF+ Pred protocol. The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 in low dose CsA (or Tac)+ SRL + Pr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sA (or Tac)+ MMF+ Pred protocol (P<0. 05). The incidence of hirsutism in low dose Tac + SRL + Pre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sA + SRL + Pred protocol (P < 0. 05). The incidence of hyperglycemia in low dose Tac + SRL + Pr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ow dose CsA + SRL + Pred protocol. Conclusion The triple drug protocol with a low dose of CsA (or Tac)+ MMF+ Pr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urvival of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graft, and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especially Tae + MMF + Pred protocol. Adjustment of the immunosuppressant dosage and protocol, improvement of eating habits, exercise, reduction of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of blood lipid, and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we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肾移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囊肾)患者的疗效。方法多囊肾患者43例(多囊肾组),在不切除原双侧肾脏的前提下,进行肾移植,以同期50例原发病为非多囊肾的肾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随访研究。比较两组的术后1、3、5年人、肾存活率及排斥反应发生情况,通过肾脏B超检查多囊肾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移植肾的体积变化,记录多囊肾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多囊肾组肾移植术后1、3、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5.3%、90.6%、90.6%,术后1、3、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5.3%、88.3%、83.7%。对照组相应为96.0%、92.0%、90.0%,94.0%、92.0%、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囊肾组术后3~6个月原肾明显缩小,1年后体积基本稳定,跟踪观察1~15年肾脏体积变化不明显。移植后血尿逐渐减轻,7~10d后消失。12例在移植后5~10周反复出现肉眼血尿,均经抗感染治疗后消失。多囊肾患者移植后仍需要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多囊肾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40%。32例多囊肾合并多囊肝,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7例。结论多囊肾患者采用不切除原肾的肾移植效果满意,移植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移植物肾功能、血尿和感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9.
丹参注射液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丹参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肾移植受者除常规治疗外,术后每天给予丹参注射液60ml,共用10天,同期109例肾移植受者常规治疗而未使用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尿量、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两组肾功能恢复延迟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彩色超声多普勒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结果应用丹参注射液的患者术后尿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酐、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流阻力指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可以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有利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