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肿瘤学   2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目的 精细定位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其常见缺失区域,并初步探讨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q21区域7个高密度微卫星多态性标志结合PCR技术.精细分析了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胃癌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利用X2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初步探讨了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30例胃癌标本中,有18例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占60%(18/30),7个微卫星位点D1S514、D1S2696、D1S498、D1S305、D1S2624、D1S2635和D1S2707的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3.3%、10%、20%、23.3%、33.3%、40%和23.3%.常见高频率杂合性缺失区域位于D1S2624-D1S2707之间,即共同缺失区在D1S2635附近;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原发灶的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没有湿著性意义(P>0.05);但是,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细胞染色体1q21存在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D1S2635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82.
人胃癌及胃间质细胞肿瘤Epstein-Barr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pstein-Barr病毒感染对人类胃肿瘤发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取冰冻组织及石蜡切片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EBV-DNABamHI-W片段,阳性者提示有EBV感染,分析EBV阳性胃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转移情况。结果 109例胃癌中共有18例检出EBV-DNA(阳性率为16.5%),3例胃间质细胞肿瘤中有1例EBV-DNA阳性(阳性率为33.3%)。EBV阳性胃肿瘤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低(r=-0.176,P=0.031)。富于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胃肿瘤的发生。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EB病毒(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以往有关EBV致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B淋巴细胞.日前检测发现人类T细胞淋巴瘤也存在EBV感染.近年来研究表明EBV感染可转化T淋巴细胞,EBV可能在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观察LMP1在T细胞中的分子生物效应,有助于了解T淋巴细胞中EBV的感染途径、感染方式以及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4.
30例配对新鲜胃癌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标本中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检测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结果:p53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6.7%(14/30),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率分别为10%、16.7%、23.3%、16.7%;p53基因突变与病人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O.05);但是,p53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进展期胃癌p53基因突变高于早期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早期胃癌一进展期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求文以HER-2/neu癌基因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一株稳定分泌抗P185MCAb的杂交瘤株5E12。McAb5E12属IgG1亚类,与SKBR-3、T47D乳癌细胞系呈阳性反应,与HT29、EC109、DAC-1、SP2/0、成纤维细胞及小鼠NIH3T3等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30例乳癌组织石蜡切片同时以自制抗P185McAb5E12及进口McAbC-erbB2(Ab-3)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二者的结果全部相符。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膜,背景清晰,证实自制MCAbSE12的性能良好,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可为临床检测及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免疫试剂。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EB病毒(EBV)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hu-PBL/SCID)体内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检测诱发瘤的免疫标志和人特异性Alu序列,确定EBV诱发肿瘤的性质、类型和来源。方法 从无偿义务献血员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PBL)并将人PBL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再经腹腔注射EBV悬液进行实验感染。观察4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取小鼠体内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原位分子杂交。结果 在34只存活的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中,有24只小鼠诱发出肿瘤。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呈结节状实体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大,弥漫排列,为大裂一无裂混合细胞,伴有浆样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细胞核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核内可见成群或散在的EB病毒颗粒。诱发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阳性,B细胞标记CD20(L26)阳性,T细胞标记CD3(PSI)和CD45RO(UCHL-1)全为阴性。以人Alu序列为探针标记地高辛进行原位分子杂交,肿瘤细胞核显阳性信号。结论 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建立了EBV诱发性肿瘤模型,病理分类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大裂-无裂混合细胞型),肿瘤起源于移植的人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7.
本文应用大肠癌单克隆抗体Hb_3对20例大肠癌、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UC)、12例正常成人大肠粘膜和12例胎儿大肠粘膜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大肠癌HL_3反应阳性率是80%,CUC阳性率为41.7%,正常大肠粘膜阳性率是8.3%,胎儿大肠粘膜全为阳性。而且,在CUC病例中,直肠部位CUC的Hb_3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直肠以上部位者,这与大肠癌好发于直肠的事实相符。作者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表达肿瘤相关抗原是先于病理形态改变之前的极早期生化异常,进一步支持CUC是大肠癌的癌前期疾病,这对于CUC的追踪观察以及探讨CUC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8.
^131I—花生凝集素对裸鼠载人胃癌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1I花生凝集素对裸鼠载人胃癌的靶向治疗甘润良冬毕华李一琴在证实花生凝集素(PNA)与人体胃癌组织及裸鼠载人胃癌GC916可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1,2〕,采用131I标记PNA,对裸鼠载人胃癌进行实验性靶向治疗。一、材料与方法1裸鼠人胃癌模型...  相似文献   
89.
染色体的变化可使编码序列直接改变 ,或是对某些基因的调控异常 ,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 ,最终形成肿瘤。本文就胃癌细胞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作一综述 ,这对阐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较快,胃癌标记物的发掘和应用对于深入探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区别良恶性病变,判断疗效和预后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