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儿童肾小球性血尿32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尿为儿童时期一常见症状,其发病率位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四位,绝大多数儿童血尿的病因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性血尿)。本院自198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以血尿为首发及主要症状的患儿428例,381例临床拟诊为肾小球性血尿,其中321例接受了。肾活检病理检查。现对此321例肾小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性粒细胞(GMC-PMN)粘附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ERK通路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7组:对照组;PDGF-BB刺激组(终浓度分别为10、25和50 ng/ml);PDGF-BB和ERK通路抑制剂UO126共刺激组(PDGF-BB 25ng/ml UO126 5 μmol/ml,PDGF-BB 25 ng/ml UO126 10 μmol/ml);UO126 10 μmol/ml刺激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连蛋白(FN)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DGF-BB能剂量依赖性的上调 PAI-1和FN mRNA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MMP-2 mRNA的表达(P<0.05).U0126则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BB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和FN mRNA的表达(P<0.05),促进MMP-2 mRNA的表达(P<0.05).结论:PDGF-BB可能通过ERK通路作用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其FN的合成,从而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胰岛素(INS)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观察INS诱导的AP-1活性的变化与Zucker大鼠鼠龄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Zucker肥胖大鼠(3月龄和10月龄)及Zucker瘦型大鼠(3月龄和10月龄)的4种GMC株(O3m,O10m,L3m,L10m)进行传代培养。②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相INS对Zucker大鼠GMCAP-1活性的影响,以及AP-1二聚体中c-jun和c-fos成分的变化。结果:①INS诱导后,4组GMC内AP-1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F=244.53,P<0.01)。②随着INS刺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GMC内AP-1活性相应增强,0.5mg/L的INS刺激15h时,AP-1活性强度达最高峰。③INS主要激活AP-1二聚体成分中的c-jun。④O10m组AP-1的活性显著高于O3m组(q=10.72,P<0.01),L10m组AP-1的活性显著高于L3m组(q=9.88,P<0.01),O10m组显著高于L10m组(P<0.01),O3m组显著高于L3m组(q=16.37,P<0.01)。结论:INS可诱导Zucker大鼠GMC内AP-1活化,其活化方式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活化强度与大鼠的基因型及鼠龄密切相关;INS对GMC内AP-1的诱导活化在Zucker肥胖大鼠晚期的肾损害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蟾蜍灵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蟾蜍灵组,除正常组外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7.5 mg/kg,1周后,蟾蜍灵组每天腹腔注射蟾蜍灵0.1 mg/kg,持续3周,每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比色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的表达?结果:蟾蜍灵能够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脂水平,减轻足细胞病变,抑制过氧化反应,降低肾皮质中ILK的高表达?结论:蟾蜍灵通过保护足细胞,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水平,而其抵抗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ILK蛋白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27.
转录因子decoy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录因子decoy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新类型的抗基因策略(decoy策略)。向细胞内转染转录因子decoy寡核苷酸可竞争性地俘获活化的转录因子,快速、有效、靶向性地抑制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其治疗作用已经在许多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初步应用。该文就decoy的特征、decoy策略的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在蟾蜍灵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系膜细胞增殖,蟾蜍灵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L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观察GJIC的改变,RT-PCR法测定间隙连接蛋白(Cx) 43、45、40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Fura-3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MTT结果显示蟾蜍灵能够抑制PDGF-BB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P0.05),同时伴有细胞[Ca2+]i浓度升高(P<0.01);蟾蜍灵干预则可改善PDGF-BB引起的GJIC的抑制,下调PDGF-BB引起的Cx45和Cx40 mRNA的表达(P<0.01),同时降低细胞[Ca2+]i浓度(P<0.01)。结论:蟾蜍灵可能通过从转录水平调节系膜细胞Cx45和Cx40的表达,降低细胞[Ca2+]i浓度,改善GJIC从而抑制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9.
儿童血浆PAF、尿Lyso—PAF的正常值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0011)甘卫华,姜新猷,黄文彦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ctor,PAF)是一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磷脂类物质[1],其在人类各系统疾病中的致病...  相似文献   
30.
目的系膜细胞增殖是多种肾疾病的共同表现,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可减轻多种疾病的肾损害,文中拟观察不同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HO-1的表达,探讨其在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蟾蜍灵刺激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刺激组、蟾蜍灵+PDGF-BB刺激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HO-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BB刺激组细胞HO-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蟾蜍灵干预后可抑制PDGF-BB引起的系膜细胞HO-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蟾蜍灵对正常系膜细胞HO-1 mRNA的表达无影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细胞HO-1蛋白的表达与HO-1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PDGF-BB可能通过诱导大鼠系膜细胞HO-1的表达减少引起系膜细胞增殖,蟾蜍灵可抑制此作用,对系膜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