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它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学科,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以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药物研究开发进程。本文就生物芯片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2.
三七皂苷的口服吸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的口服吸收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和动物等模型研究PNS中人参皂苷Rbl(Rbl)和人参皂苷Rgl(Rgl)的胃肠道内稳定性、肠道黏膜吸收机制及吸收过程中胃、肠及肝对药物的影响。结果Rbl和Rgl在胃液酸性环境下易被破坏,而在近中性环境内基本保持稳定。Rbl和Rgl在大肠内容物中易降解,尤以Rbl降解较为明显;二者在小肠内容物中则相对稳定。Rbl和Rgl在Caco-2细胞层的摄取受温度的影响,而pH的变化及环孢菌素A的加入对二者摄取均无显著性影响。在实验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细胞内Rbl(或Rgl)的摄取量随Rbl(或Rgl)的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Rbl(或Rgl)单体与总皂苷中的Rbl(或Rgl)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无明显差异。而Rgl的细胞摄取量[(1.07±0.16) μg·mg-1(protein)](C0=1 mg·mL-1)相对Rbl[(0.77±0.03) μg·mg-1(protein)](C0=1 mg·mL-1)较高。Caco-2细胞转运实验表明,Rbl和Rgl单体的转运透过系数(Papp)分别为(5.9±1.0)×10-8cm·s-1和(2.59±0.17)×10-7 cm·s-1(C0=1 mg·mL-1),二者转运都不受环孢菌素A影响。PNS溶液灌胃、十二指肠及门静脉给药后测得Rbl大鼠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0.71%,2.75%和65.77%;Rgl分别为3.29%,6.60%和50.56%。结论三七总皂苷(包括Rbl和Rgl)的肠道吸收机制为单纯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不受细胞膜内P-gp和MRP外排载体的调控,PNS中其他成分对Rbl或Rgl的吸收特性无明显影响。胃液的酸性环境、大肠菌丛产生的酶及肝脏的首过作用均对其口服吸收产生影响,而肠道黏膜的透过性低是其口服吸收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与骶髂关节骨错缝都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且两者之间症状相似,常常有着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从2004年7月~2008年7月我们使用DEK-IIIC型三维腰椎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骨错缝38例,取得很好的疗效,并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切合实际的参数设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4.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对一些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及保障临床用药安全起抛砖引玉之功。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6于我院确诊的68例多发性硬化病例,总结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 68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28例,41.2%)最常见;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觉损害是M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MS好发于青壮年,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为主;视、听、体感诱发电位(VEP、BAEP、SEP)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脑脊液(CSF)检查可有异常;磁共振(MRI)检查阳性率高;临床定位以大脑半球、脊髓和视神经受累最多见。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结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及影像学等检查能大大提高MS的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65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三维牵引治疗,其中治疗组85例,治疗上以骶髂关节半脱位为主设置治疗参数,腰椎间盘突出症作治疗参考;对照组80例,治疗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忽略骶髂关节半脱位,采用电脑系统认可的处方参数治疗,并用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X2=56.10,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时,如果按以往方法,无视骶髂关节错位的存在,这是一个主次不分的错误治疗,50%以上患者会出现牵引后腰腿痛加重现象。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制备法莫替丁自乳化给药系统(FM—SEDDS)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方法:通过绘制假三元相图和体外自乳化效率的评价确定最优处方;以法莫替丁胶囊为参比制剂,测定的溶出度。结果:最优SEDDS处方中的油相为薄荷脑和单硬脂酸甘油脂的混合油相,乳化剂为RH40助乳化剂为丙二醇其比例为45.0:40.0:15.0药物为辅料总录的5.O%。结论:与法莫替丁胶囊相比,FM—SEDDS[0]的溶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8.
摘要: 目的 建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FPTC) 永生化细胞系, 为研究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 (FNMTC) 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 FPTC 患者的肿瘤标本, 采用消化法分离原代细胞。使用改良的 DMEM/F12 培养基, 添加促甲状腺激素 (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 及氢化可的松等进行培养。在原代细胞早期分 2种方式导入外源基因 SV40T/TERT 用于诱导永生化。利用 RT-PCR 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 甲状腺球蛋白(TG)、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TSHR)、 钠/碘共同转运体(NIS) 等基因的表达, 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TPO 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的表达。提取该患者外周血 DNA, 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提取细胞基因组 PCR 扩增后测序, 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结果 分离的 FPTC 原代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贴壁生长; 细胞生长 6 个月, 转染 SV40T 组(标记为 FPTC-S)传代至 p26, FPTC 细胞传代至 p23, 转染 SV40T+hTERT 组(标记为 FPTC-ST)传代至p19, 细胞增殖能力较好; FPTC-S 与 FPTC-ST 细胞均能够在基因水平稳定表达 TPO、 TG 与 TSHR; 患者外周血中存在 MLH1 R217C 胚系突变; 原代细胞存在 BRAF V600E 突变; 原代细胞及永生化的细胞系中均存在 MLH1 R217 基因突变。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 FPTC 永生化细胞系, 且该细胞系中存在 MLH1 R217C 及 BRAF V600E 突变, 该细胞系将为研究以上突变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后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病率;患者年龄、ISS评分与异位骨化严重程度相关性;异位骨化分度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连续病例140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随访126例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01例、女性25例。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 ISS评分( P 值<0.05)存在显著差异。非骨化组与各度异位骨化组比较伤后6周VAS评分结果( P 值<0.05),存在著差异;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它各组伤后6个月VAS评分相互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Ⅲ度异位骨化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伤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屈曲角度评分,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度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早期疼痛症状,但对伤后6个月以上后期功能无影响;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ISS评分大于12分患者,Ⅲ度以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分析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22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是否并发不良事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41)和预后不良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病例组血清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对预测CHF预后的价值。结果:NT-proBNP、肌酐水平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预后不良组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C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NT-proBNP、肌酐、血红蛋白与LEV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