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分析其对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水平、免疫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康复治疗.连续治...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观察内毒素 /脂多糖 (LPS)致伤大鼠的血浆白细胞介素 (IL)13含量及肺组织激活剂蛋白 1(AP 1)活性的变化 ,探讨AP 1与IL 13表达的关系。  方法 将 12 0只Wistar大鼠根据注射LPS剂量不同随机分为A(2mg/kg)、B(4mg/kg)、C(6mg/kg)、D(8mg/kg)组 ,并设立相应的等渗盐水对照组 (NS组 ) ,取伤后 1、2、4、6h为观察时相点 ,每组每时相点 6只大鼠。致伤Wistar大鼠 ,复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SIRS ALI)模型。在致伤后 1、2、4、6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血浆IL 13含量 ,采用凝胶迁移率分析法 (EMSA)检测肺组织中AP 1活性。  结果 LPS可使IL 13含量及AP 1活性同步升高。A、B、C、D组与NS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及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 5~ 0.0 1)。C、D组的血浆IL 13含量及肺组织中的AP 1活性均显著增加 ,D组两指标的峰值分别为 (45 .6 2± 5 .78) pg/ml、(177.6 8± 6.81)NII%,均出现在伤后 2h。  结论 IL 13表达增强时AP 1活性亦升高 ,并与SIRS ALI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呼吸科ICU中诊断为CRBSI的老年患者进行筛选。对选出的20例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风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同期呼吸科ICU住院的行深静脉置管但无CRBSI的病例。结果两组对比显示基础疾病构成、年龄、性别、感染前导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完全肠外营养、尿管留置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SI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操作熟练程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置管部位、低白蛋白血症、贫血、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操作者、低白蛋白血症、APACHEⅡ评分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操作者人员熟练程度、低白蛋白血症及APACHEⅡ评分是呼吸科ICU老年患者评估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王长征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858-860
吸入性激素(ICS)是一种局部激素,全身性作用极小,已成为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但由于给药途径的特殊性,研究ICS药效学和药动学的规律与传统的研究血药浓度的方法完全不同。影响ICS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主要包括ICS对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颗粒大小等ICS本身的特性,吸入装置以及在肺内的沉积等众多因素。研究ICS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对认识ICS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极为重要。1 ICS的药效学1.1 ICS的量效关系ICS对哮喘气道炎症具有肯定的疗效,但由于ICS给药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ICS的剂量/反应曲…  相似文献   
155.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气道高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6.
我们以狗为模型,利用常规和特殊染色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对快速扩张后狗的皮肤进行观察,并作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扩张后的表皮层明显增厚,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均下降。电镜下可见表皮细胞间隙增宽,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增多,且功能活跃。同时,我们将快速皮肤扩张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黛力新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通过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30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30例作对照,治疗组每日早晨及中午各口服黛力新1片;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片2次/d,500mg/次,两组连续服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5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结论 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在治疗上重视脑梗死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结合其发生因素进行 相对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8.
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量曲线测定的临床意义贾巨才,王长征,王金平,毛宝龄我室曾报道最大用力吸气曲线(MIFV)测定方法和COPD患者MIFV各段流量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15:238]。为进一步探讨MIFV与吸气肌功能关系,本...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介绍了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o)与疾病的关系及HEo产生的机制。对HEo与正常密度嗜酸性粒细胞,在形态学、细胞成分、功能代谢、膜受体及表面蛋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HEo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EOS凋亡与ICE和Fas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豚鼠,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方法检测豚鼠BALF中EOS的凋亡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豚鼠肺组织的ICE和Fas基因表达。结果 哮喘组EOS凋亡率为2.1%±1.3%,显著低于对照组10.1%±1.4%(P<0.01)。哮喘组ICE、Fas基因表达强度分别为21±5和17±6,对照组分别为36±8和38±9,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EOS凋亡率与ICE和Fas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65和0.68,P<0.05)。结论 哮喘豚鼠肺组织的ICE、Fas基因表达均降低,可能在抑制哮喘EOS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