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可吸收材料和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材料(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28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可吸收韧带组12例,采用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和“8”字张力带重建肩锁韧带治疗;金属内固定组16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或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8d,平均1.5d。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39.5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可吸收韧带组:优10例,良2例;金属内固定组:优13例,良2例,差1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可吸收人工韧带像金属内固定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并具有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报道使用一种新型光刀结合掌侧小切口微创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的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对34例(39侧)腕管综合征,采用新型光刀结合掌侧小切口技术行微创腕管切开松解减压术,其中16例左手(41%),23例右手(59%).术后随访通过美国密歇根州手功能评价问卷调查(MHQ)评估手功能,并分别在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包括握力、捏力和手的灵巧度在内的定量测量的后续评估.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能立即正常使用患手.部分患者在术后2周出现轻至中度的瘢痕压痛及切口疼痛,均在术后6个月内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期间,通过MHQ量表对患者的调查显示,在疼痛缓解、患者满意度、手功能、日常活动以及工作绩效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此外,手术后6个月观察到患者的握力和捏力有显著改善. 结论 使用新型光刀掌侧小切口微创腕管切开松解术取得了良好的术后功能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手术时间短、简单、经济、有效,治疗不需要进行神经外膜松解的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33.
Objective:To summarize surgical treatme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urative effects on sciatic nerve injuries.Methods:Surgical treatments on sciatic nerve injury were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from January 1990 to July 2000.The treatments included neurolysis, neurolysis plus partial nerve anastomosis,nerve anastomosis and nerve transplantation.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Sunderland criteria.Results:Of 28 cases, 22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a follow-up period of 13 months to 5 years (average 30 months).Of 22 nerves, 7 were excellent ,5 good,7 fair and 3 poor ,with an excellence rate of 54.5%.Conclusions:The fair results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are related to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Surgical explor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if nerve function does not recover 3 months after primary operation and if Tinel‘s sign and electromyogram show no signs of nerve regeneration.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n the operation is useful in electing surgical methods and predicting the results of nerve anastomosls .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胫骨大范围裸露修复的最佳方法。对322例胫骨裸露范围12cm×3cm~24cm×35cm的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对侧带胫后血管皮支皮瓣逆行转移术和对侧胫后血管桥接皮瓣游离移植术3种显微外科方法修复。结果,用皮肌瓣覆盖胫骨均成活,皮瓣与创缘有300例一期愈合,22例延期愈合。随访1~5年,下肢功能均改善,无因皮肤覆盖问题而截肢,患者颇感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在不同加载质量和牵引角度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信号的变化特点,并与Any Body软件颈椎建模仿真所得的相关肌肉力活性变化特点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合理性。方法选取10例青年志愿者,行仰卧位颈椎牵引,JE-TB0810表面肌电仪测试颈部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EMG信号,利用平均肌电值(average EMG,A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分析颈部EMG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斜方肌上部和胸锁乳突肌AEMG均随着加载质量和牵引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方肌上部AEMG较胸锁乳突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肌肉在不同牵引角度和加载质量下MP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与颈椎牵引建模仿真所得斜方肌上部和胸锁乳突肌肌肉力活性特点相符。结论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临床上可根据颈部肌肉的兴奋程度和疲劳时间合理施加牵引重量,既达到治疗效果,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为颈椎牵引设备的进一步研制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6.
背景:依据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的形态及功能特点,可否能成为手骨缺损的关节移植供区?目的:基于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关节移植供区的解剖学特征,提供其移位修复和重建手功能的解剖学参数.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7-07/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进行非随机对照实验.材料:22侧冷冻成人手腕标本(男14侧,女8侧;左10侧,右12侧),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显微外科研究所实验室提供.方法:解剖观测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和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形态、结构特点,测量各关节面的尺桡径、掌背径、关节面凹面的深度及关节面面积.主要观察指标:比较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和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在形态、结构特点、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的相似度.结果:①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呈类椭圆形,中央凹陷,尺桡径短,掌背径长.各近节指骨底关节面形态近似,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尺桡径长,掌背径短.②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的尺桡径和示、中指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掌背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掌背径和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尺桡径相比,差异显著(P<0.01):凹面深度和拇、示、中指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凹面深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面积和环指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面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可作为一个新的良好关节供区,用于修复和重建各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  相似文献   
37.
对高分子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不稳定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体内降解不需要二次手术;在降解过程中的强度下降,可避免应力遮挡;机械特性接近人骨皮质.因此,可吸收材料在治疗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是有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损伤的脊髓缺乏轴突再生能力,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功能全部或部分永久丧失。在许多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移植的嗅鞘细胞显示了促进轴突再生的能力。为此就嗅鞘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实验室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数据库1979-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分别涉及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嗅鞘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实验研究。资料综合:现代社会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机体功能永久性丧失,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嗅鞘细胞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与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明确地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为治疗脊髓损伤燃起新的希望。嗅鞘细胞属于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鼻腔的嗅上皮、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嗅球,兼有许旺细胞和星状胶质细胞的特性,研究发现有辅助轴突再生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也已展开,初步证实了移植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潜在的修复作用。结论: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但因其促进轴突再生的确切机制仍不甚明确,部分应用于临床的病例尚缺乏长期随访结果,故需要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侯春林  王金武  陈爱民  张伟  卢宁  曹银祥 《上海医学》2003,26(2):102-104,I003
目的 研究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神经传导通路,探讨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后支配膀胱平滑肌产生控制性排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腹壁反射-脊髓中枢-膀胱”人工膀胱反射弧以左侧为对照侧,通过刺激右侧下腹壁反射激发截瘫动物排尿。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1)在破坏L5-S4脊髓节段前后,观察神经电生理,进行膀胱测压;(2)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标记技术,观察大鼠T11-L1及L4-S4节段脊髓冰冻切片内HRP标记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情况。结果 (1)在破坏L5-S4脊髓节段造成截瘫前后,单相方波(3mA,0.3ms)刺激实验侧T13后根可记录到实验侧动作电位,膀胱平滑肌复合股肉动作电位及膀胱平均内压,其形态及波幅与对照侧相似。(2)实验侧T13脊髓前角及双侧L6-S4节段脊髓中间带外侧核区有HRP标记阳性细胞,而对照侧T13脊髓前角未发现HRP标记细胞。结论 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经自体神经移植,其轴突能再生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利用截瘫平面以上的体反射,通过硬膜囊内神经根自体神经移植缝合的方法,可建立新的人工膀胱反射弧,使截瘫患者可控制性排尿。  相似文献   
40.
本文旨在通过对医用机器人的导航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视觉识别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的风险点加以识别和研究,为后期的监管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