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单纯中医治疗组,行牵引、按摩、理疗;B组为单纯西医治疗组,行骶管疗法;C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果A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B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C组治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3种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A、D的方法并探讨肠毒素在食物中毒引起腹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femB、SEA和SED基因分别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肠毒素A、肠毒素D的靶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收集食物中毒导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87份,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A的灵敏度为1.0×102拷贝,而检测肠毒素D的灵敏度为1.0×103拷贝;487份粪便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femB基因72例(14.8%),检出产肠毒素A菌株为11例(15.3%,11/72),产肠毒素D菌株为9例(12.5%,9/72),同时产肠毒素A、D菌株1例(1.4%,1/72)。结论:应用Taqm 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适合于大样本筛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动态数字化DR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取9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数字化DR和常规腹部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9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实际结石状况为: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38例,尿路结石28例。动态数字化DR检测结果为:肾结石23例,输尿管结石36例(35例符合),尿路结石26例。动态数字化DR检测检出率为93.3%。常规腹部X线检测结果为:肾结石24例(22例符合),输尿管结石40例(30例符合),尿路结石26例(14例符合)。动态数字化DR检测检出率为73.3%。动态数字化DR检测泌尿系结石检出率与常规腹部X线检测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动态数字化DR检测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结石检出率高,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早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因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启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静脉推注3 min,后以0.15μg/(kg·min)持续泵至术后24 h。术后复查头颅CT排除出血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联合氯吡格雷75 mg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参照ECASSⅡ标准评估颅内出血转化,观察3 d内颅内出血(ICH)、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其他系统出血发生率;观察患者术后3 d内、3月后死亡率;依据3月后患者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结果:56例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患者中,术中实现血管成功再通51例;3 d内发生ICH10例,其中sICH 4例,无其他系统出血;出现血小板减少2例,无颅内出血转化;术后3 d内死亡2例,分别死于严重脑疝、重症肺炎。所有出院患者...  相似文献   
55.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NO、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自发性腹膜炎 (SBP)患者腹水中一氧化氮 (NO)和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腹水的性质 ,将 51例患者分为两组 ,SBP组 2 6例 ,漏出液组 2 5例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NO浓度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NO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血清CR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两组患者腹水NO、CRP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SBP患者治疗前、后腹水NO、CRP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腹水NO和CRP的检测有助于对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局灶性脑梗死组72只,局灶性脑梗死组根据光照后时间分为30min,3,6,9,12,24,36,48h,3,4,5,6d共12组,每组6只。采用光化学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动物处死前1h注射10g/L伊文思兰1mL。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完整的颅骨,按要求时间点麻醉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参加实验的8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后30min即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阳性细胞出现,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脑梗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二者均在48h表达至高峰,但前者表达更显著(P&;lt;0.05),阳性细胞局限于脑梗死区周围。②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未发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的阳性表达。结论: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表达部位一致,以坏死区为中心呈放射状空间分布特征。②二者均在30min开始表达,48h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表达增多,这种时间变化规律说明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最终通路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57.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内外源因素影响 ,可出现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我们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血浆D -二聚体进行了测定 ,以了解放疗前后纤溶功能的改变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1对象6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2002年12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病例 ,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男48例 ,女20例 ,年龄31~75岁 ,平均 (57.1±11.5)岁。肝癌15例 ,肺癌25例 ,食管癌9例 ,鼻咽癌12例 ,恶性淋巴瘤7例。另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女各50例 ,年龄26~54岁 ,平均 (42.4±6.8)岁 ,无血栓性疾病、糖尿病及肝病史 ,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凝…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S100B、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TM组)和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对照组)均于发病后1-6 d首次采集脑脊液,以后每隔5-7 d采集1次,共5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不同病程脑脊液S100Bi、NOS含量。结果:发生昏迷(昏迷组)15例,未发生昏迷(无昏迷组)28例。昏迷组和无昏迷组不同病程脑脊液S100Bi、NOS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昏迷组脑脊液S100Bi、NOS含量较无昏迷组明显增高(P<0.05);昏迷组和无昏迷组患者脑脊液S100B与iNOS含量均呈高度相关(P=0.0319,0.0337)。结论:脑脊液S100B作为脑损害的标志物,与iNOS高度相关,其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9.
6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许多细菌在致病过程中,首先对其合适的宿主寄生部位进行趋化和定植,最后致病.此文从Hp的定向趋化黏附、定植和毒力几个方面就Hp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