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2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82篇 |
内科学 | 108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62篇 |
外科学 | 140篇 |
综合类 | 318篇 |
预防医学 | 124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03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226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5篇 |
1962年 | 5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 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MSCT应用于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患儿检查中,平均年龄4.12岁(5个月~10岁),其中4例采用无心电门控CT血管成像,MSCT参数:准直0.625~1.25mm,层厚0.625~1.25mm,螺距为0.562,旋转速度0.5s/r,床进5.62mm/r,0.31~0.625mm重建间隔,4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结果 8例冠状动脉起始、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端显示率100%.7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瓣窦上的肺动脉总干,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总干右后壁,1例伴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入上腔静脉,1例伴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结论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MSCT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有潜力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 应用于其诊断中. 相似文献
23.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腰椎椎间盘及椎旁组织自然老化和退行性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见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S)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展,LDD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患者通常伴有腰椎、下肢麻木疼痛,严重者可引起神经损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临床上主要采用减压复位联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即腰椎融合术,以改善腰椎不稳和滑脱加重等症状。传统的开放式腰椎融合术对椎旁软组织损伤大,出血多,并且可能会导致广泛的骨质破坏。单侧双通道内窥镜(UBE)技术治疗LDD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学者将UBE技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ILF)相结合(UBE-TILF)用于治疗LDD,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UBE-TILF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进行综述,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4.
25.
患者,男,33岁.因ESWL术后出现间歇性便血8 d伴皮肤巩膜黄染4 d于2006年8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8.3℃,脉搏120次/min,血压120/73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巩膜黄染,全腹胀.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掌背及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治20例24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14指,女8例10指;年龄14~55岁.挤压伤10例,绞伤6例,电锯伤4例.示指6指,中指8指,环指8指,小指2指.创面范围为2.5cm×1.5 cm~6.0cm×2.2 cm.患者伤后1 h~15 d入院.术中采用3.5 cm× 2.0 cm~6.5 cm×2.5cm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手指近节及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1.3 cm×1.0 cm~2.5 cm×2.0 cm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指腹及指端侧方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手指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耐磨,静止两点辨别觉为4.5~7.8 mm.结论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在站立位和仰卧位下,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探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患者侧凸与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2位测评者采用SonixTABLE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16例AIS女性患者〔平均 (14.8 ± 1.7)岁〕进行站立位和仰卧位下扫描。AIS患者侧凸与旋转角度均采用椎板中心法(center of laminae, COL)进行测量。比较三维超声成像在站立位和仰卧位下测量结果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两种体位下三维超声测量结果变化的相关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两种体位下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维超声成像在站立位和仰卧位下测量脊柱侧凸角度的变化范围为1.9°~11.7°,顶锥旋转角度的变化范围为0.0°~5.9°。两种体位下脊柱侧凸角度的变化与侧凸角度的大小及侧凸上端椎选择的差异有关;而顶锥旋转角度的变化与旋转角度本身的大小有关;且两种体位之间高度相关 (r>0.9)。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能够显示出AIS患者在站立位和仰卧位下脊柱侧凸与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随着脊柱侧凸角度的增加,两种体位下侧凸角度的变化幅度均增加,椎骨旋转角度的变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28.
在博士生创新素质培养的10年实践中,第三军医大学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坚持依托重大科研课题,在科学研究实践中探索和创建培养博士生创新素质的路子.学校为此创造了开放式培养环境,构建了以技术创新培养为主体的博士生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博士生创新素质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针灸从心肾论治9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从心肾论治方案及常规方案针灸治疗,疗程共5周要求完成10次治疗。以两组治愈天数、复发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NPQ颈痛量表评分、McGil疼痛作为次要评价指标,评价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优劣势。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时点测量变量采用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1)经过5周治疗,从心肾论治组痊愈41例,未愈4例;常规方案组痊愈38例,未愈7例。两组痊愈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PQ得分、MPQ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3个月的随访,从心肾论治组41例痊愈病例复发23例;常规治疗组38例痊愈病例亦复发23例。两组复发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PQ得分、MPQ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心肾论治组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针灸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对比常规针灸方案,能更好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犬只感染细粒棘球绦虫(Eg)的时间规律,探索更加易行的犬驱虫策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马尔康和松潘各抽取了1个乡,初始纳入398只犬,使用吡喹酮进行每3个月1次的驱虫,ELISA检测驱虫前犬粪感染情况。结果在3月和6月连续两次驱虫后,9月两县犬只感染水平已分别降至1.25%和1.18%,下降率分别为94.21%和91.23%。但在12月,犬只感染率大幅却上升。犬只感染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3月。原因可能是初冬(11、12月)是屠宰季节,而初春时寒冷及草料缺乏导致牲畜大量死亡,犬进食较多感染性内脏,从而导致感染机会大幅增加。结论马尔康县初冬、初春为主要感染季节,松潘主要感染季节为冬季;应根据实际感染季节有针对性地优化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