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效果。方法 312例BPH患者进行TUVP手术。术前以及术后3﹑6﹑12﹑24 m分别进行IPSS﹑QOL评分﹑尿流动力学﹑剩余尿量测定。301例(96 .47%)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24月IPSS评分从26.52减少至6.1 (P<0.05);QOL评分也从5.32下降至1 .47 (P<0.05);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从7.6ml/s增至18.3ml/s(P<0.05);平均尿流率(AFR)从3 .4ml/s增至9.89ml/s;排尿量(VV)较前亦有所增加(P>0.05),尤以排尿等待时间(DT) 缩短,从61s减少至5.2s,剩余尿量(RU)从98.3ml减少至13.4ml(P<0.01)。结论 TUVP是一种易于掌握、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3.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对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PAL)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收治的3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2例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1例在CT导引下行肿瘤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均诊为弥漫型、大B细胞性肾上腺非霍奇金PAL,术后均常规行CHOP化疗。结果:1例患者随访1年后失访,另2例分别于诊断后1年8个月、5年2个月死亡。结论:PAL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CT或超声导引下的活检穿刺是明确诊断的好方法,手术及化疗对PAL有效。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类肝素酶-1(HPA)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IGF-2、VEGFR-2、PDGFR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低(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IGF-2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R在ACC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64%),在良性组中为(20.00%),PDGFR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A在ACC组中的表达为(94.12%),良性组中为(15.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F-2、VEGFR-2和HPA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肾上腺皮质癌1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腺转移癌8例;皮质癌并发同侧肾盂癌1例;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脂肪肉瘤1例;肾上腺髓外浆细胞瘤1例。全部34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23例,有内分泌功能改变者2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9例肿瘤全切,4例肿瘤小部分或包膜残留,1例仅探查取活检。32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个月-5年。死亡11例,死亡患者生存期为5-29个月,平均21个月。结论:对于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术后的随访很重要。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化疗和放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MIBG和酚苄明可改善患者生存。对于转移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孤立的转移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7.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异常,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率高,有学者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是造血干细胞病,也是间质干细胞病。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NZBW F1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共培养体外实验,于2008-03/09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人骨髓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自愿捐献。SPF级20周龄NZBW F1雌鼠9只,购自南京大学动物模式研究所。 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代细胞用于实验。20周龄NZBW F1小鼠适应性饲养至24周龄时,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在刀豆球蛋白A刺激下,将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不同比例(1∶0.01,1∶0.02,1∶0.1)共培养72 h,并设立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凋亡和CD69,CD2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 mRNA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NZBW F1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 < 0.05)。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0.02和1∶0.1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凋亡,并促进T淋巴细胞干扰素γ mRNA表达,抑制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0.01时,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在一定比例下可能通过抑制NZBW F1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干预Th1/Th2细胞因子mRNA表达,继而下调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ABCI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和30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住院的119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MRA检查结果 .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随访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发生率.采用直线回归分析ABCD2评分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评分对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风险进行预测的准确度;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ABCD2评分、MRA表现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TIA后50例(42.0%)患者在TIA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与TIA后7d和30d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 ABCD2评分预测7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0.839)高于30d(0.697).低危(≤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分)TIA患者间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后7d和30d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与<50%的患者相比明显增加(P<0.05). ABCD2评分<4分、颅内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23.7%,30d脑梗死发生率44.7%,ABCD2评分<4分、颅内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分别为0%和17.6%,前者发生脑梗死风险明显增高(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预测7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准确性较高,进一步结合MRA检查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9.
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患者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口服他克莫司(FK506)胶囊在肝移植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2例肝移植患者,给予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术后24 h后开始服用FK506,剂量为(0.13±0.04)mg·kg-1·d-1,每12 h服用1次.受试者在服药前(0 h)和服药后0.33,0.66,1,1.5,2,3,4,6,8,10,12 h共12个时间点分别取外周静脉血,用MEIA法进行药物浓度测定,PKBP-N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FK506口服后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22例肝移植受者在口服FK506后,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PK参数分别为t1/2a为(1.2±2.1)h,t1/2β(21.0±10.1)h,Ka(2.2±0.9)·h-1,CLs(0.64±0.3)L·h-1·kg-1,AUG0-12为(136.2±33.7)μg·h·L-1.本实验中和AUC相关性最好的是G、C4、C8,r分别为0.95,0.94,0.91.结论:肝移植患者口服FK506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用药应个体化.根据PKBP-N1分析得到的药动学参数,能较好的体现患者的药动学信息,根据单点血药浓度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AUC0-12.  相似文献   
70.
雪莲果粉调节大鼠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莲果粉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低(3.3g/kg.bw)、中(6.6g/kg.bw)、高(9.9g/kg.bw)3个剂量组,预防性给予受试物,观察实验前后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高剂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果粉具有调节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