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结、直肠切除术后给予缓泻剂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结、直肠切除术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处理,实验组常规术后处理基础上给予肠道缓泻剂,同时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实验组23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发生,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2...  相似文献   
52.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们1990-2000年间收治的32例AA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检查25例,诊断符合率88.0%(22/25);CT检查7例,确定诊断6例。32例均经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29例,胆囊造瘘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1例。治愈31例,死亡例。结论:AAC起病急,病因复杂,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提高对AAC的认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超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CT也有助于诊断。早期手术切除胆囊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3.
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大量腹水是术后腹腔内复发及广泛转移的晚期表现,治疗棘手。我们近十年来共收治28例,其中13例实施了腹腔内一次性灌注化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对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遵照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总分≤3分无营养风险的69例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4例)和肠内营养组(35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前3天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 h,术后禁食3 d、补充液体及所需热量,胃肠功能恢复后进半流质;肠内营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300 g/d,术前4 h停用,术后24 h即开始鼻饲.两组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第4天及术后第8天监测营养指标、炎症反应、免疫指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及营养代谢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各项指标除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肠内营养组的体重、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WBC、IgG、IgA、IgM、C3、C4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简便、价廉、安全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5.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治疗棘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SAP时产生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引起腹内高压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加重胰腺及胰外脏器损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SAP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国内外有较多腹腔置管引流成功治疗SAP的报道~([1-2])。中药清胰汤具有通里攻下,刺激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降低腹内压力的功效~([3])。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或胰周置管引流渗液,并联用自制清胰汤灌肠或胃管注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FITM1)的表达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和27例距癌组织5cm以上胃大部切除黏膜组织中IFITM1的表达情况.同时评估IFITM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Lauren's分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评估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胃癌组织中IFITM1阳性表达率为85.3%(58/68),与距癌组织5cm以上胃大部切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ITM1阳性表达率与Lauren's分型(P=0.026)、肿瘤分化程度(P=0.033)、淋巴结转移(P=0.001)、肿瘤浸润深度等因素(P=0.041)有关.IFITM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显著性相关.胃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显示,IFITM1阴性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IFITM1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人胃癌细胞MKN28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作用于MKN28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MKN28细胞的活性,BrdU/PI双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及细胞周期,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继而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MKN28细胞中凋亡及增殖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随着异鼠李素浓度的增高,MKN28细胞活性逐渐下降,半抑制浓度(IC_(50))为62μmol/L,同时细胞周期进程减慢,表现为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P0.05),凋亡实验证实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免疫印迹法实验提示随着异鼠李素浓度的增加,Bax、p53及p21抑癌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Bcl-2及Mcl-1促癌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异鼠李素可能通过p53等凋亡相关蛋白抑制人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及周期进程,并且促进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探讨二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中VEGF、OPN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OP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OPN的浓度与胃癌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胃癌患者血清OPN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r=0.5431,P<0.05);VEGF、OPN单独检测诊断胃癌其敏感性分别为67.5%、77.5%,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2.7%。结论血清中VEGF、OPN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VEGF、OPN表达具有正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检测能更准确预测胃癌的浸润、转移等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术后急性胆囊炎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术后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术前B超确诊12例,CT确诊3例,另1例误诊为吻合口瘘,后经手术确诊.手术治疗15例,治愈14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1例,治愈1例.结论 术后急性胆囊炎起病急,发展快,病因复杂,病死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有效的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