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对大鼠脑组织中促细胞存活蛋白激酶 Akt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组,采用不同电压参数刺激后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 Akt 在 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即代表 Akt 的激活水平)。结果 中等强度电场刺激明显升高 Akt 磷酸化水平,并长时间维持(P<0.05)。结论 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可增强 Akt 激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2.
张亚男  沈燕  王舒 《光明中医》2013,28(6):1298-1299
中风病致残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由痉挛性瘫痪造成的,约有65%的存活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痉挛,其不但会引起肢体的疼痛还会造成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探寻有效的治疗痉挛性瘫痪的药物和疗法,是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也是困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难题。目前,以"简、验、便、廉"为特点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3.
电针对于缺血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目前对其干预作用的实验室研究较为广泛,涉及到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生化等方面,具体的作用概括为恢复血液供应、神经保护、神经再生三个方面,包括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笔者就近几年的实验研究结果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4.
林晓映  沈燕  王舒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31-2233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随着雌激素分泌水平的下降,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鉴于其不可治愈性,对"高血压前期"给予早期有效的干预,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是当前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措施。然而指南指出激素替代疗法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均不应用于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针灸作为一种既能同时调节血压和雌激素,又没有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方式,给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的预防带来了新的希望。文章通过探讨针灸、雌激素和高血压病三者的关系,阐释逆针灸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的可行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陈艳  俞霞  梁海林  王舒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96-2298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在骨科全麻手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64例骨科全麻手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2例采用耳穴埋豆方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的解痉,镇痛,消炎等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情况以及肠蠕动时间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发生率。结果:采用耳穴埋豆方法治疗的患者愈后时间短,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埋豆方法治疗骨科全麻手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秒)共7组,内关穴3组针刺参数是固定1次/秒频率分别应用5、60、180秒的针刺时间,并每12 h针刺1次持续6次。观察效应指标即动物神经功能情况、缺血局部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梗死率和机制指标包括微循环血管输入支、输出支管径,以及脑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指标。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即刻,后4组在造模后72 h观察指标。[结果] 内关3个组在效应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模型组、非针刺组(P<0.05),机制指标中,内关皮质、海马、纹状体的微血管数、正常神经细胞数(P<0.05)增加,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以中长时间较优。[结论] 针刺内关穴可获得较好效应,针刺时间可影响经穴效应,慢频率下应用较长针刺时间可相对获得更好效应,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调节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决明子炮制的不同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蒽醌含量变化为指标,优选出最佳炮制方法。结果最佳炮制方法为:应以武火炒至外焦内老黄色,种皮破裂具有香气为宜。结论最佳炮制方法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宝散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Apollo-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一水(55:4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为室温。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300-0.2000u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68%,RSD=0.35%。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红宝散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
武连仲教授潜心研究针灸经典,注重总结临床经验,熟谙经典,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将"酸、麻、重、胀"四种经典针感丰富为十四种,即:酸、麻、重、胀、痛、凉、热、窜、动、抽。在临床实践中,尤以"窜、动、抽"针感最为有效。窜动抽针感的作用体现在:通经导气,可以疏通肢体局部三阴三阳经经气;通导神气,即引导神的气机到肢体局部。武连仲教授使用"窜、动、抽"针感时强调辨证论治。此外,武连仲教授结合现代神经解剖学知识,认识到具有"窜、动、抽"特点的穴位,大多为神经所过之处,利用腧穴的这种特性治疗多种神经肌肉疾病,效如桴鼓。不论哪种针感的出现,都是得气的表现,如凉感对应清泻,热感对应温补,窜感对应行散,抽感对应紧缩,凉感产生清泻作用,热感产生温补作用,窜感产生行散作用,抽感有紧缩作用,大大丰富了针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0.
健康体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体检人数的增加,相关纠纷日益增多[1]。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健康体检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推荐在体检中多加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