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 ,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电针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用 Allen改良法撞击致 SD大鼠脊髓 T12 损伤 ,分别予电针和单纯针刺治疗 ,连续治疗 30天。应用 HE染色观察伤后 30天伤段脊髓空洞面积 ,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 30天 ,电针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 P<0 .0 5 )。伤后 30天 ,电针组大鼠伤段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小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 P<0 .0 1 )。结论 :电针能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 ,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12.
557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防乙型肝炎(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为了解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西安市某社区557名3~10岁儿童进行了有关乙肝疫苗免疫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213.
王美娟 《广东医学》1994,15(5):320-322
口服米非司酮(Ru 486)和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Mis)联合应用终止早期妊娠(以下简称为药物流产)。临床已证实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流产措施。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替代了负压吸引手术。然而,伴随终止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却正日益引起妇科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组采用了严密观察随访和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了药物流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14.
本文通过对神木县概况、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由来的回顾,介绍"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背景,并对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方案进行文献综述,显示:(1)神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产生的经济基础,但神木县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认知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全民免费医疗"依托神木县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发展而来,并借鉴了新农合的管理模式;(3)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结算方式、补偿机制和对定点医院的管理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15.
谷胱甘肽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氧自由基(OFR)对胃粘膜的损害日益受到重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OFR清除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三肽。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乙醇所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胃组织、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前列腺素E2(PGE2)等生化指标加以评价。材料与方法一、材料动物Wister大鼠18只,雄性,体重191±15g,由上海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药品泰特(还原型谷胱甘肽,TDA)由意大利罗马福斯卡玛生化制药公司提供。二、方法Wiste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用药(TAD)组和对照(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16.
我院地段10年婴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院地段10年来婴儿死亡情况做一回顾调查,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1 资料和方法统计本地段从199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死亡报表、档案,同时进行回顾性补漏调查。2 结 果2.1 婴儿死亡年龄 本地段10年共出生婴儿1426例,死亡25例,(男12例、女12例、无生殖器1例),死亡率为17.53%。新生儿死亡19例,占婴儿死亡的76%;7天内死亡16例,占新生儿死亡的84.21%;1天内死亡7例,占新生儿死亡的36.84%。2.2 婴儿死因与死因顺位 先天性畸形10例,占40%;新生儿肺炎、窒息、颅内出血各3例,(各占12%)…  相似文献   
217.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如未早期发现,延误治疗,血栓脱落可造成重要脏器的栓塞,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将1例在应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治疗过程中,引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18.
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8年10月苏州地区583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ELSA法定量检测肺检测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三年总的MP感染阳性率为30.61% (1786/5834).春、复、秋、冬MP阳性率分别为27.16% ,33.56% ,35.19% ,26.67% ;秋季阳性率显著高于冬季.2008年秋季MP阳性率最高为41.42% (222/536);男女阳性检出率之比为1:1.33;大叶性肺炎检出率最高,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低;随年龄增加MP检出率明显增加;单、双份血清检出率分别为23.33% ,48.82% ,合计达30.61% .结论 MP感染全年均有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复秋季为MP感染高发季节.2008年秋季可能有小的流行发生.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MP感染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分析坏死性肺炎儿童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坏死性肺炎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并发症、治疗方法、随访情况。结果 80例儿童坏死性肺炎患儿,男39例,女41例,年龄为3.4(1.5,8.2)岁。所有患儿均有高热、咳嗽、咳痰,热峰为39.9(39.2,40.0)℃,热程为13.4(7.0,16.0) d,住院时间为20.0(16.0,29.8)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18.3(13.0,22.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3.5(75.7,89.5)%,C反应蛋白为105.0(41.8,183.3) mg/L,降钙素原为0.4(0.2,2.9) ng/L,血沉为21.0(10.3,47.8) mm/h,乳酸脱氢酶为525.4(365.3,792.0) U/L,纤维蛋白原为5.2(3.8,6.3) g/L,D-二聚体为2040.5(890.0,5351.3) μg/L。病原体检出率为71.3 %(57/80),其中细菌为41.3%(33/80),肺炎支原体为28.8%(23/80),病毒为25.0%(20/80),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占
28.8%(23/80)、 肺炎链球菌占27.5%(22/80)、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3%(9/80)、 博卡病毒和鼻病毒各占7.5%(6/80)、腺病毒占6.3%(5/80)。混合感染率为26.3%(21/80),以肺炎链球菌混合流感病毒常见。55例患儿出现肺部并发症,主要是胸腔积液、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气胸,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胸腔闭式引流等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出院。62.5%(50/80)的患儿随访了3个月~1年,患儿均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复查胸部CT或胸片,10例有少许斑片影,2例遗留纤维条索影,3例遗留肺空腔病变,其余肺部病灶均消失。结论 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博卡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其病情重,常合并胸腔积液,经积极抗感染、抗炎及对症支持等治疗,预后良好,极少部分遗留肺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比较不同载量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肺功能指标,了解HBoV载量与疾病的关系,探讨HBoV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因支气管肺炎在苏州大学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1 653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痰液中HBoV-DNA,检出HBoV阳性患儿122例,高载量组65例,低载量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对HBoV阳性的64例婴幼儿(根据HBoV载量高低分组)进行肺功能检测,观测患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及其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不同HBoV载量感染组间临床症状比较,除喘息外,其他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肺功能比较,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到达峰流速时间(TPTEF)、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VPTEF)及反映小气道功能指标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及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均明显降低,且高载量组上述值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病毒载量组中代表大气道功能的指标平均呼气流速/平均吸气流速比(ME/M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TBFV环形态上看,HBoV肺炎患儿呼气峰左移,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且高载量组凹陷更加明显。结论:苏州地区HBoV肺炎住院婴幼儿存在一定肺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功能障碍。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损害程度相关,高载量组喘息发作率高,小气道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