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29例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7例,女12例;年龄4~16岁,平均11.2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29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影像学结果 Theologis评分:满意26例,满意率89.66%,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优26例,良2例,优良率96.5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骨折对位及对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2.
13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4--2012—04收治的94例OVCF患者非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非手术组54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新发椎体骨折情况。计算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前1个月手术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1个月后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O.05);手术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P〈O.01);1年后,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较非手术组(P〈0.01);2组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zardRatio=1.12,P=0.8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OVCF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并不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于远期疼痛改善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多发性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2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有4例合并第5腕掌骨关节脱位,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钢板固定,对伴腕掌关节脱位者则术中复位后同时行克氏针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随访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按手指主动活动度功能评定,优16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微型锁定钢板对于掌骨多发骨折是一种良好内固定,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有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为精准化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1例,女47例;平均年龄66.5岁; Neer 3部分为43例,Neer 4部分25例;根据损伤机制分型:内翻型38例,外翻型30例。3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33例行有限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术,评估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肱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8个月。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3±12.5) min与(75.9±10.3) min,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11.8±2.6) cm与(7.6±2.2) cm,差异都有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肱骨近端形态学评估方面,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的初次颈干角分别为(137.5±7.8)°与(136.4±6.9)°,末次颈干角分别为(133.3±6.13)°与(134.5±7.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的前举范围为(143.9±20.36)°与(139.6±2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肩关节评分锁定钢板组平均为(79.8±8.1)分,交锁髓内钉组(81.9±7.6)分(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有各自优势,对于内翻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力学上髓内钉相对于钢板更有优势,外翻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大部分伴有大结节粉碎骨折,锁定钢板对于大结节固定相对更有优势。外科医师需熟练掌握2种手术技术,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6.
杨洋  张梦芹  周小小  刘炬  蔡攀  胥正锋 《浙江医学》2019,(14):1480-1485
目的探讨卡非佐米(CFZ)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35只大鼠分为预治疗组、同时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1.0mg/kg)、中剂量治疗组(1.5mg/kg)、高剂量治疗组(2.0mg/kg)、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7组,每组5只。使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建立药物诱导关节炎(AIA);在不同时机使用不同剂量CFZ对AIA大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各组间关节炎指数(AI);免疫组化分析大鼠踝关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评估破骨细胞数;qRT-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TLR2、TLR4、NF-资B、磷酸化NF-资B(p-NF-资B)及MyD8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预治疗组、同时治疗组及低、中、高剂量治疗组AI均明显降低(均P<0.05),iNOS和COX-2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破骨细胞数及积分光密度值均降低(均P<0.05);中剂量治疗组和预治疗组MyD88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TLR2、TLR4和MyD88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CFZ可明显抑制TLR2、TLR4和NF-资B蛋白表达,在高剂量治疗组中可观察到MyD88蛋白表达抑制。结论CFZ通过下调关节iNOS及COX-2的表达,调控滑膜细胞TLRs/MyD88/NF-资B信号通路,降低关节炎症反应及抑制破骨细胞而起到抗RA效果。  相似文献   
137.
患者 ,女 ,41岁 ,因外阴肿物 8个多月来诊。病人 8个月前 ,因白带多、外阴瘙痒 ,外院诊断为外阴溃疡给予氟哌酸 2片 ,每日 3次治疗 ,效果不佳。半年前复诊 ,诊为外阴黑色素痣 ,即给予手术切除。术后切口部位不愈合而形成溃疡 ,近期溃疡面明显增大 ,再次来诊 ,经外阴活检 ,病理报告 :外阴黑色素瘤。查体 :心肺正常 ,腹部无异常。外阴右侧小阴唇内侧中段有 2 cm×1.5 cm溃疡 ,呈紫褐色 ,病灶稍隆起 ,基底部较硬 ,触血阳性 ,子宫附件正常。查血 :Hb148g/ L ,WBC 5 .4× 10 9/ L ,N0 .5 8,L 0 .42 ,于 1998年 11月 6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P53,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53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53和VEGF表达全部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53,VEGF阳性率分别为52.5%,62.5%.②P53,VEGF的阳性表达强度与MVD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P53表达强度与VEGF表达强度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突变的P53可以通过增加VEGF的产生引起瘤内MVD增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53,VEGF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定子宫内膜样腺癌转移潜能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RF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后路RF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 6 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 ,按Denis分型 :压缩型骨折 19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安全带型骨折 2例 ,骨折脱位型 3例。 2 8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5个月 ,平均 3年。全部病例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末次随访时拍摄伤椎的X线片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 2w行CT检查 ,记录伤椎的前后缘高、cobb氏角、椎管横截面积 (% ) ,并对全部病例按Frankle分级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及按Denis法评估腰痛程度。结果 ①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 37.8%、14 .7% ,cobb氏角平均矫正 12 .7° ,椎管面积平均恢复 2 8.4 %。随访时椎体畸形变病例占 16 .7% (11/ 6 6 ) ,其中以原发为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 ,占 72 .7% (8/ 11) ,且与上终板及上位椎间盘的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②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 81.3%恢复 (13/ 16 ) ,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 1级或以上 ,但 3例完全损伤者无恢复 ,4 7名患者 (71.2 % )日常生活恢复伤前状态。③术后存在腰部疼痛 ,P16 6 .7% (4 4 / 6 6 ) ,P2 19.7% (13/ 6 6 ) ,P3 13.6 % (9/ 6 6 )。疼痛级别与cobb氏角大小存在相关性。④术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伴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人行髋关节置换术[HR]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的可能性。方法:对75例以上33例(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骨性关节炎2例)患进行了髋关节置术。患中多数伴有其它系统疾病,占87.9%,合并2种以上疾病5例,占15.2%,行全髋置换术[THR]19例,股骨头置换(半髋)[FHR]术14例,对所有伴发疾病均进行了必要的术前后内科系统处理。结果:术前住院3-8天,平均5.6天,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原有合并疾病在内科协助下继续得到控制,但出现新的并发症7例(21.2%),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6例头坏死和2例关节炎患术前评分40-70分,平均65分;术后8周全部患髋评分75-92分,平均87分,平均改善83.8%,结论:对老年股置置折,股置头无菌性坏死等患如有手术适应症,虽存在较大危险性,但只要认真处理伴发疾病及并发症,仍角可以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且可以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