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侵袭性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1994 ~ 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AHSCT治疗后长期随访的侵袭性T-NHL 36例,初治11例(30.6%),复发11例(30.6%)和难治性病例14例(38.9%)。病理类型包括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6例(44.4%)、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8例(22.2%)和外周T非特异型淋巴瘤5例(13.9%)。 【结果】 3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8.7个月,预计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46%和46%。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54月,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58%,49%。移植后17例(48.6%)患者复发,4例患者仍带瘤生存。移植前为难治性病例和骨髓侵犯是本组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主要Ⅲ ~ Ⅳ度不良反应为发热、口腔溃疡;1例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AHSCT常规化疗后治疗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但复发率仍偏高,值得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食管黏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在食管动力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72分,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糜烂性反流病(ERD)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NERD组与ERD组UESP平均值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其余指标UESRP平均值、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DCI中NERD组均高于E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RD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NERD组患者身高较ERD组偏低,体重较轻,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BMI的增加,可能增加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此外,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较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上、下食管括约肌动力障碍更严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 DHAOx方案(地塞米松&#65380;大剂量阿糖胞苷&#65380;奥沙利铂)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65377; 【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近年采用DHAOx ± R方案(地塞米松 20 mg/d静脉滴注d1~4; 阿糖胞苷2 000 mg/m2 3 h静脉滴注,12 h重复一次 d2;奥沙利铂130 mg/m2 2 h静脉滴注d1;加或不加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375 mg/m2,d0)治疗20例复发和难治性NHL患者,其中6例缓解后接受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65377;客观疗效评定参照1998年美国和国际淋巴瘤专家组制定的 NHL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不良反应评价按照WHO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分为0-Ⅳ度&#65377; 【结果】 20例患者共化疗47疗程,接受DHAOx方案13例(65%),DHAOx + R方案7例(35%),20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5% (11/20),完全缓解率(CR) 35% (7/20),既往接受过含铂类方案的患者再次接受DHAOx ± R方案亦有效&#65377;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Ⅲ ~ Ⅳ级的中性粒细胞下降占35%(16/47),其中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性发热占17 %(8/47);Ⅲ ~ Ⅳ级的血小板下降占20%(9/47);轻度的外周神经毒性占17%(8/47)&#65377;中位随访12个月(1 ~ 32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均为70.6%&#65377;【结论】 DHAOx治疗复发难治NHL有效率与传统DHAP方案(地塞米松&#65380;大剂量阿糖胞苷&#65380;顺铂)相似,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更大宗病例中作进一步的研究&#65377;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A、B和C3种类型CpG-ODN在动物模型中的疫苗佐剂活性,为设计高活性的新型人用疫苗佐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不同CpG-ODN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上清中的IFN-γ和IgM,从而确定3种类型的CpG-ODN.以基因工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模型抗原、不同类型CpG-ODN为佐剂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被免动物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SG、IgG1和IgG2a抗体.结果 小鼠免疫结果表明,与Al(OH),对照组相比,3种类型CpG-ODN均具有良好的疫苗佐剂活性,但B和C型CpG-ODN诱生的抗原特异性IgG和IgG2a抗体水平远高于A型CpG-ODN.虽然A型CpG-ODN也能够显著增强总抗体水平,但并不改变IgG1和IgG2a抗体亚型的比值.这与B和C型CpG-ODN能够极大地促进TH1类免疫应答并降低IgG1/IgG2a比值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类型CpG-ODN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起到疫苗佐剂作用.结论 不同类型CpG-ODN具有不同疫苗佐剂活性,B和c型CpG.ODN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佐剂效果优于A型CpG.ODN.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的监测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9月因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在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行动态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结果分为:远端、近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仅远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2例),仅近端有病理性酸反流组(9例),远端、近端均无病理性酸反流组(20例)。比较单、双通道24 h食管pH监测食管病理性酸反流阳性率的差异,分析仅近端食管出现病理性酸反流的可能原因及近端与远端食管酸反流的相关性。结果51例中9例仅近端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其中8例同时在本院进行了胃镜和(或)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1例为Barrett食管(主诉仅为咽部异物感,没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7例主诉反酸、烧心者中2例食管裂孔疝、2例贲门失迟缓、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1例胡桃夹食管,另外1例胃镜结果阴性(未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近端、远端均有病理性酸反流患者近端食管pH<4所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卧位pH<4所占百分比、立位pH<4所占百分比及Demeester记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近端食管病理性酸反流患者(P<0.05),最长酸反流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近端、远端酸反流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易反流。结论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有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但pH监测远端食管无病理性酸反流的患者有一定诊断意义。喉咽反流与胃食管反流具有相关性,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对其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病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及其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有治疗前血清的初治NKTCL病例59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NKTCL病例血清IL-6显著增高,49例未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Non-HLH)患者为2.56(0~22.29)pg/ml;而10例合并HLH患者为102.11(23.44~5871.24) pg/ml.在发热、晚期、高KPI评分、化疗耐药、高C反应蛋白的NK/TCL病例中,血清IL-6浓度增高患者的比例也显著增高.在生存方面,血清IL-6浓度≥3.12 pg/ml的NKTCL病例,其5年无疾病生存(PFS)率为(7.3±5.0)%,5年生存(0S)率为(17.0±7.4)%;而血清IL-6浓度<3.12 pg/ml的NKTCL病例,其5年PFS率为(58.6±9.1)%(P=0.000),5年OS为(62.1±9.0)%(P=0.001).结论 血清IL-6水平增高与NKTCL病例高危临床特征和长期生存差相关.  相似文献   
57.
背景与目的 罗道病(RDD)是一种好发于双侧颈部淋巴结的少见、特发性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其中,单纯累及乳房的病例较罕见,且多为乳腺单发。本文报道了1例年轻女性乳腺RDD患者的诊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以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年轻女性乳腺RD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随访相关的资料。结果 患者为37岁的女性,因发现左乳肿物3年入院。体格检查示左乳外下象限约5~6点方位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3 cm的肿块,边界较清,质硬,活动度一般,未触及淋巴结。综合其高度恶性等级的影像学检查(乳腺彩超、乳腺钼靶、乳腺MRI)结果,临床诊断考虑为左乳乳腺癌可能性大。予以行“彩超引导下左乳肿物活检术”,病理诊断考虑为肉芽肿性乳腺炎。随后进行“左乳病损切除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即S-100(+),CD68(+),CD163(+)和CD1α(-),排除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初步诊断,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乳腺RDD。结论 乳腺RDD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极易与乳腺癌混淆,增加了其在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难度。尽管目前乳腺RDD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并且预后良好,但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往往显示高度恶性的征象。若临床发现可疑恶性的乳腺肿物,应积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进行贲门缩窄术治疗的4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4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贲门缩窄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发热、穿孔病例。患者术后7例出现胸骨后疼痛不适、2例出现进食哽噎感、1例出现少量咳血,该10例患者均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于2 d内自行好转。22例(46.8%)患者手术当天即可进流食、39例(82.9%)患者术后第1天进流食或半流食、43例(91.5%)患者于术后第2天恢复进食流食或半流食。术后仅9例患者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结论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明确恒古骨伤愈合剂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从抗炎角度初步探索其缓解慢性疼痛的药理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设立分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恒古骨伤愈合剂低、中、高剂量组(0.66、1.31、2.63 mL·kg-1),塞来昔布组(21 mg·kg-1),通过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MPS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和塞来昔布,SMALGO爪压力测痛仪检测大鼠激痛点压痛阈值,Von-Frey针和丙酮刺激法分别检测足底机械痛敏阈值和冷痛敏刺激反应;模型8周和10周,肌电图仪测定激痛点自发放电状态及抽搐反应;CatWalk步态分析仪检测大鼠步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及激痛点中P物质(SP)、缓激肽(BK)、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PS大鼠激痛点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p)-IκBα、NF-κB p65、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激痛点中...  相似文献   
6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由抗原驱动和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二型胶原(CII)和纤维蛋白原(Fib)是RA发病进程中的两种主要抗原,其瓜氨酸化修饰(Cit)后产生的抗原也是诱导机体产生致病性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的诱因之一。为了给RA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拟通过CII、Cit-CII、Fib和Cit-Fib 4种抗原分别与完全弗氏佐剂乳化,免疫DBA/1小鼠建立RA动物模型,从病理、影像和血清生化等方面对不同抗原所诱导模型的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结果显示, CII、Cit-CII和Cit-Fib诱导组小鼠均出现关节红肿、足趾变形等症状,临床积分和发病率均较正常组升高,其中CII组病变最严重,发病率达100%, Cit-CII和Cit-Fib组症状较轻,发病率分别为25%和37.5%;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测结果发现CII诱导组小鼠关节出现严重的滑膜炎症、软骨和骨破坏, Cit-CII和Cit-Fib组仅出现轻微的炎症浸润、关节腔狭窄和骨破坏;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CII、Cit-CII和Cit-Fib组均产生较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