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抑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其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从不同方面提示出其抑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制备稳定产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gp36基因工程抗原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及相应单抗,鉴定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单抗的免疫学特性及理化特性;初步探索用所制单抗构建检测gp36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适用性.方法 分别用杂交瘤技术和常规免疫制备抗gp36的单抗和多抗(polyclonal antibody,PcAb,多抗).纯化单抗和多抗,并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别用纯化的单个单抗-单个单抗或单个单抗-多抗建立夹心ELISA.结果 获得9株稳定分泌抗gp36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纯化的8E5单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多抗建立的夹心ELISA可以检测到低至50 μg/L的gp36.结论 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感染的检测和研究初步提供了可资应用的单抗.  相似文献   
163.
多种单抗联合检测HIV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多种单抗联合早期检测HIV抗原的夹心ELISA方法.方法 以SAS盐析沉淀法和亲和层析法纯化抗HIV-1 p24、gp41、gp120及抗HIV-2 gp36的腹水型单克隆抗体(McAb),用高碘酸钠法将纯化的McAb以HRP进行标记.建立针对单个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其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检测.将筛选得到的4株捕获McAb按比例混合作为捕获抗体,4株酶标McAb按比例混合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多种单抗联合检测HIV抗原的夹心ELISA方法,检测混合HIV抗原.结果 按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建立的多种McAb联合夹心ELISA方法,检测到的最高稀释度的HIV混合抗原中各抗原的终浓度分别为:重组HIV-1 p24:0.625 pg/ml,gp41:6.25 ng/ml,gp120:6.25 ng/ml;HIV-2 gp36:9.25 ng/ml.结论 建立了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鸡尾酒式多种单抗联合检测HIV抗原的夹心ELISA法,为早期榆测HIV抗原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抗瘤中药制剂对结直肠癌所致T细胞免疫抑制的影响,寻找能有效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抗瘤中药制剂组方。方法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青蒿琥酯(ART)等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小鼠结直肠癌Colon26细胞再培养上清;MTT法检测中药制剂作用后对Colon26所致T细胞转化抑制的影响,直接免疫荧光FCM法检测对IL-2Rα及CD3ε+ζ+表达抑制的影响;定量ELISA法测定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IL-10和PGE2含量;多元相关分析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相应靶分子。结果 AMB、PUPS及ART对T细胞转化抑制的下调程度较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RT对IL-2Rα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下调约50%),维持时间较长;AMB对CD3ε+ζ+表达抑制的下调作用最强,不但可完全消除表达抑制,还可进一步促进表达,维持时间亦较持久。对Colon26肿瘤细胞所致转化抑制及CD3ε+ζ+表达抑制的逆转,LHC的作用靶分子为TGF-β1和IL-10,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对IL-2Rα表达抑制的逆转,除AMB以外其他5种中药制剂的靶分子均为TGF-β1。结论通过阻碍肿瘤细胞分泌TGF-β1、IL-10等免疫抑制分子,以逆转肿瘤细胞产生的T细胞免疫抑制,应是中药制剂的新型抗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5.
筛查未知SNPs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 DHPL C技术的基本原理 ,主要应用领域 ,实验技术特点和操作的注意事项。指出 DHPL C是快速、准确、高效筛查基因未知 SNPs的工具 ,优于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在功能基因组学、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中药猪苓多糖抑瘤作用机理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苓多糖是我国中药中的扶正固本药物 ,对某些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 ,但其机理尚未明确。本实验确定了猪苓多糖注射液对小鼠S180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检测了猪苓多糖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脾细胞淋转、NK活性及脾组织IL 5mRNA表达的影响 ,以期初步揭示猪苓多糖注射液的抑瘤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动物 :BALB/c纯系小鼠 ,雌雄各半 ,8~ 12周龄 ,体重 18~ 2 0克 ,一级动物 ,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 :0 4 0 0 39。细胞株 :①肿瘤细胞株 :S180瘤株为本校微生物免疫教研室张元杏教授惠赠。②NK敏感细胞株 :YAC 1小鼠胸…  相似文献   
167.
DHPLC方法对中国人iNOS基因Tsp多态性的发现与初步证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人iNOS基因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中国人中的频率.方法:DHPLC方法结合直接测序和PCR-RF LP技术,在有代表性的中国人中进行筛查.结果:在iNOS基因全部被测外显子中,有6 个外显子发现可疑双峰图型,可能存在杂合突变,对其测序后在iNOS基因第16外显子发现C→T突变 (称为Tsp多态性),使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 (serine,Ser)改变为亮氨酸 (leucine,Leu),设计PCR-RFLP方法并监测全部测序样本,PCR -RFLP与测序结果一致.在有代表性的43例中国人中,Ser和Leu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5.58% (65/86)和24.4 2% ( 21/86);三种基因型观察频率分别潍 Ser/Ser:62.79%; Ser/Leu:25.58%; Leu/Leu:1 1.63%, 与期望频率(分别为57.12%, 36.91%和5.96%)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符合H 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论:中国人群中存在iNOS基因Ts p多态性,且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8.
IL-15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发现,除经典的单核巨噬细胞外,T、B淋巴细胞和角化细胞等数种细胞可表达IL15 的mRNA和/或蛋白;某些细胞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IL15 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诱导或抑制作用;某些疾病时,IL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改变;IL15 能促进记忆型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NK细胞分化成熟,能活化中性粒细胞和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功能;IL15 还对循环系统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群来自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因其兼具可跨越个体及种属的免疫调节特性,而在组织再生及免疫损伤修复领域被视为重要的种子细胞[1].  相似文献   
170.
重症肌无力患者T细胞亚群和TNF—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广建  王润田等 《临床荟萃》2002,17(11):1246-124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与疾病关系。方法:MTT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MG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MG组外周血CD3^ 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4^ 细胞百分率显著性增高,CD8^ 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结论: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 和CD^ 细胞数量有较显著变化,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