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4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6篇
  5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刘树锋  张北平  王海  谭校 《北方药学》2014,(6):91+13-91,13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异常、腹泻及月经推迟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破坏除虫链霉菌aveD基因,提高阿维菌素B1a的发酵单位.方法 将aveD基因内部364bp的SmaⅠ-SmaⅠ片段以相反的方向插入到原位置,构建重组质粒pUAmT-D7,并转化到阿维菌素工业生产菌Streptinomyces avermitilis G-8,筛选得到ave基因失活的基因工程菌G8-17.结果 发酵结果表明,G8-17不产维菌素A组分,而B组分的发酵单位则有相应的提高,其中有效组分B1a的发酵单位提高了33.6%.结论 aveD基因内部片段倒位没有影响下游与之共转录的基因aveF的表达,同时能有效阻断阿维菌素A组分的产生,提高B组分的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采取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实施全部淋巴结连续切片病理检查。观察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对乳腺癌的预测情况。结果68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共检出66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1%,平均检出时间为(5.3±0.2) min。共检出前哨淋巴结127枚,腋窝淋巴结共560枚,均为阴性。66例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显示,63例为阳性,3例阴性,准确率为95.5%(63/66)。结论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测技术,利于正确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84.
赵晶  张勤  刘健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11):1147-1150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S)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疾病,表现为盆腔疼痛、不孕症或附件包块等。ES一直被认为是发生ES相关性卵巢癌(EAOC)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两种类型,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亚组。目前,EAOC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该文对EAOC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影响治疗。方法:分析1例36岁女性肺转移性尤文肉瘤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结果:尤文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主要发现肺部占位,曾有过尤文肉瘤病史,临床需要在肺原发的小细胞性恶性肿瘤与转移的尤文肉瘤进一步鉴定,最后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骨尤文肉瘤肺转移。结论:尤文肉瘤发生肺转移者较为少见,易误诊为小细胞肺癌,应加强对尤文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并结合病史,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DRB1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CNKI、VIP、万方、外文数据库等纳入关于中国人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选择OR值及其95%CI作为Meta分析指标。利用RevMan5.0和Stata11.0软件对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计算。结果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相比,等位基因HLA-DRB1*03、DRB1*08和DRB1*12是中国人群宫颈癌的保护基因(P均0.05),等位基因HLADRB1*10、DRB1*14、DRB1*15、DRB1*0301、DRB1*0403、DRB1*0404、DRB1*0803、DRB1*1312和DRB1*1502是中国人群宫颈癌的危险基因(P均0.05)。结论中国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铜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2)》要求,对监管场所吸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2年共调查检测吸毒人员800人,检出HIV阳性23例,检出率2.9%;梅毒阳性35例,检出率4.4%;HCV阳性323例,检出率40.4%。结论应加强对吸毒人员的行为干预覆盖面,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防止HCV、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合肥市养殖屠宰环节中肉鸡沙门菌的带菌率、血清型分布、抗生素耐药谱分布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为合肥市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7—9月对合肥市10家肉鸡养殖场和14家屠宰户分别采用肛拭法和胴体漂洗法采集45份肉鸡活体和45份肉鸡胴体标本,根据GB/T4789.4—2010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分析;并采用PCR方法进行复核鉴定;对最终确定的阳性菌株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FGE方法确定其分子分型。结果在45份肉鸡活体样本中未检出沙门菌;45份肉鸡胴体样本中检出12株沙门菌,检出率为26.7%,经PCR复核检测,所分离的12株沙门菌对invA和hilA基因的携带率均为100%;12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型,其中9株为印第安纳沙门菌,2株为鼠伤寒沙门菌,1株为肠炎沙门菌;12株沙门菌对实验中所采用的15种抗生素总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菌株数均为10株;12株沙门菌共分出7种PFGE带型,9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共分离出5种不同的PFGE带型;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分子分型结果,基本位于同一大簇中;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结论合肥市肉鸡胴体沙门菌检出率高,沙门菌的血清型、药敏性以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耐药现象严重,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 A1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早期诊断手足口病(HFMD)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157例疑似HFMD患儿的粪便、疱疹液、鼻咽拭子样本进行EV71、Cox A16、肠道病毒(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试剂说明书的标准判定;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粪便中EV、EV71、Cox A16的检出率分别为94.09%、42.04%、38.85%,高于鼻咽拭子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粪便与疱疹液中EV、EV71、Cox A16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HFMD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应该首选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V、EV71、Cox A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