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4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6篇
  5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EGCG干预LMP1激活的AP-1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GCG对鼻咽癌细胞激活蛋白 1(AP 1)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 ,阐明在鼻咽癌细胞中茶多酚干预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活化的AP 1信号转导通路中靶分子的机制。方法 采用EB病毒阴性及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1 LMP1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EGCG对CNE1和CNE1 LMP1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AP 1活性的作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EGCG对JNK核移位的影响 ,再分别提取CNE1和CNE1 LMP1的胞浆及胞核蛋白 ,Westernblot分析EGCG抑制JNK的核移位后 ,胞浆及胞核蛋白中JNK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分析EGCG对c Jun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cyclinD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并用Westernblot分析EGCG对cyclinD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EGCG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并可抑制AP 1的活性。EGCG能抑制JNK的核移位 ,并抑制c Jun的磷酸化。EGCG对AP 1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基因cyclinD1的启动子活性及其蛋白表达都有抑制作用。结论 EGCG对信号转导通路上的AP 1、JNK、c Jun、cyclinD1多个靶点分子具有干预作用。LMP1是EB病毒这种编码的蛋白 ,因此 ,EGCG抑制与病毒相联系的信号转导通路 ,可能是EGCG抑制与病毒相关的肿瘤的分子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EGCG对鼻咽癌细胞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阐明在鼻咽癌细胞中茶多酚干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l)活化的AP-1信号转导通路中靶分子的机制。方法 采用EB病毒阴性及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1-LMP1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EGCG对CNE1和CNE1-LMP1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AP-1活性的作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EGCG对JNK核移位的影响,再分别提取CNE1和CNE1-LMP1的胞浆及胞核蛋白,Western blot分析EGCG抑制JNK的核移位后,胞浆及胞核蛋白中JNK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EGCG对c-Jun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cyclinD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分析EGCG对cyclinD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EGCG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可抑制AP-1的活性。EGCG能抑制JNK的核移位,并抑制c-Jun的磷酸化。EGCG对AP-1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基因cyclinD1的启动子活性及其蛋白表达都有抑制作用。结论 EGCG对信号转导通路上的AP-1、JNK、c-Jtm、cyclinD1多个靶点分子具有干预作用。LMP1是EB病毒这种编码的蛋白,因此,EGCG抑制与病毒相联系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EGCG抑制与病毒相关的肿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及食物疗法,对预防和治疗血黏度高是完全有效的。粗细粮搭配主食中强调粗细粮搭配,是因为粗粮中含食物纤维较多,可使人体对糖的吸收变慢,因此避免血糖一时升高而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燕麦燕麦具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在早餐的牛奶或豆浆中加放燕麦片,长期坚持服用,对降低血黏度效果很好。牛奶牛奶具有降血脂作用,而酸奶降血脂作用更明显。血黏度高的患者每日早或晚喝奶250毫升,可起到明显降低血黏度作用。鱼油鱼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质的含量及血液黏度,从而改变血液流…  相似文献   
34.
商品贯众的品种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贯众是乌毛蕨科狗脊蕨属植物单芽狗脊蕨脊狗脊蕨的干燥带叶柄残基的根茎,建议对狗脊类药材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采取在局麻下经额穿刺侧脑室脑脊液外引流术。结果 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最重要研究课题,能够深化对生命现象本质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高通量平行筛选技术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契合,能够深化证候的内在本质研究及中药复方的组成与作用机理研究,并能有力促进中药新药开发。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帮助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7.
小剂量补佳乐在诱导排卵中对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补佳乐是否能改善克罗米芬诱导排卵中的子宫内膜发育。方法45例不明原因或男方因素的不育妇女分为三组,自然周期组、克罗米芬组(CC组)、克罗米芬 补佳乐组(CC PGV组)各15例,观察三组hCG日及hCG 9d激素环境、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hCG日子宫内膜类型。结果CC组无论hCG日还是hCG 9d内膜厚度均明显小于自然周期组,而CC PGV组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CC组。CC组和CC PGV组子宫动脉PI无显著差别,但均显著大于自然周期组。结论小剂量补佳乐能改善克罗米芬诱导排卵中子宫内膜的发育。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石英粉尘表面铝硅酸盐包裹的测定方法和包裹对粉尘致病作用的影响.方法 应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以2 L/min采集江西钨矿、瓷厂和广西锡矿粉尘,用扫描电镜-能散X线分光计(SEM-EDS)以5 keV和20 keV电压照射测定呼吸性粉尘颗粒中各元素成分的含量,计算不同电子伏特照射下粉尘颗粒中硅与铝的比值.结果 7个瓷厂、3个锡矿和3个钨矿的47个粉尘样本共计3 982个粉尘颗粒,瓷厂样本的89%(24/27)与锡矿样本的27%(3/11)和钨矿样本的56%(5/9)存在明确的铝硅酸盐包裹,与对照样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瓷厂粉尘颗粒的45%、锡矿的18%和钨矿的13%存在表面铝硅酸盐包裹.瓷厂粉尘与钨矿和锡矿粉尘表面铝硅酸盐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铝硅酸盐含量的粉尘颗粒在瓷厂、锡矿和钨矿样本中的比率分别为22%、7%和10%.结论 瓷厂工作场所粉尘颗粒表面夹杂铝硅酸盐含量高于钨矿和锡矿的粉尘,粉尘颗粒表面成分的分析对解释不同厂矿尘肺发病的差异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9.
64例小儿鼻窦炎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 I检查在小儿鼻窦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结合64例患儿的MR I图像资料,从解剖分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和信号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4例中病变累及上颌窦63例,87.5%为多鼻窦受累;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鼻黏膜充血、水肿;75%鼻窦炎伴有腺样体肥大;窦壁黏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增厚及窦腔内含不同比例水份和蛋白质的分泌物,在MR I表现形态学和信号改变。结论MR I能从多方位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反映窦壁黏膜病理改变、窦腔内分泌物性质,通过MR I可较早而准确地发现病变。  相似文献   
40.
宫颈癌中HP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探讨HP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7例宫颈癌中HPA、Ki-67和CD34的表达,并与13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HPA与患者临床特征、Ki-67和CD34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宫颈癌中49例(73%)阳性表达,而正常13例宫颈组织中无一例阳性表达(P=0.000)。HPA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12、0.000、0.000)。结论HPA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宫颈癌浸润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和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