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69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532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51篇
  6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32例乳腺恶性肿瘤组织、29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3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GATA3蛋白的表达,并将GATA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GATA3在正常人乳腺腺腔细胞中表达,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阳性率为77%;(2)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中GATA3不表达;(3) GATA3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低于其他分子类型乳腺癌(χ2=29.354,P<0.001)。结论 GATA3表达与乳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相关,可作为乳腺癌鉴别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b-PEG-b-PCL)为载体材料,制备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研究.方法 以PCL-b-PEG-b-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出载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采用MTS法研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EMT6细胞对纳米粒的细胞吞噬,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纳米粒在荷EMT6乳腺癌小鼠的组织分布.结果 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成功制备出载DOX聚合物纳米粒,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表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30.8 nm,且粒径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为0.200).DOX在聚合物纳米粒中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71±2.05)%和(8.71±0.57)%.细胞毒性研究发现,空白纳米粒对EMT6细胞无毒性,而载入DOX后,DOX-NPs的细胞毒性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DOX质量浓度较高(20 μg/ml和40μg/ml)和孵育时间较长(72 h)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与游离DOX的细胞毒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发现,EMT6乳腺癌细胞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共同孵育后,DOX的荧光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与游离DOX共同孵育后,DOX的红色荧光主要出现在细胞核中.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表明,分别对荷EMT6乳腺癌小鼠尾静脉注射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及游离DOX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可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在肿瘤部位有效聚集.结论 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具有适合静脉注射的粒径、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及良好的被动靶向特性,是一种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制备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胶束,并评价和比较其与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方法以PCL-PEG-PCL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出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后观察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用DAS2.0药代动力学数据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呈大小均匀的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nm,多分散系数为0.19;载药量为28.98%,药物包封率为94.36%。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具有缓释效果。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两种制剂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96±0.27)h和(12.65±1.77)h,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0.93±0.19)h和(11.18±1.41)h,体内总清除率(CL)分别为(0.44±0.05)L·kg/h和(0.10±0.01)L·k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7.15±2.35)mg·h/L和(73.82±10.38)mg.h/L。结论成功制备了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所研制的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明显延长紫杉醇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及消除半衰期.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有潜力的紫杉醇缓控释新剂型。  相似文献   
114.
前列腺癌(P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欧美男性癌症中列第二位,在肿瘤致死的原因中列第三位,我国男性中PC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而PC早期诊断是决定能否进行根治性治疗的关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在前列腺肿瘤学研究中的价值越来越突出,特别是TPSA。  相似文献   
115.
CT仿真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支气管镜及胸透时比,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临床怀疑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螺旋CT轴位客积扫描,经图像工作站重建出三维立体CTVB图像.将CTVB结果与胸透及支气管镜(RB)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5例CTVB检查中86例发现异物,其中RB检查83例发现并取出异物,形态、大小及位置均与CTVB显示相同;17例CTVB及RB均未发现异物;另有3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与RB对比,CTVB诊断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7.6%,92.1%,96.5%.胸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1.8%,71.1%,87.6%.[结论]结合CT原始图像及MPR重建图像,CTVB可以准确显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能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及确切位置,对指导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临床产生原因、特点、预防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挫裂伤后3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观察24 h尿量变化及每日钠盐的补充情况,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结果 33例患者中,伤后4~10 d(平均6.2 d)出现血钠下降,平均118.8 mmol/L,尿比重平均1.015,尿量平均3260 ml/24 h,平均尿钠>200 mmol/L,最高尿钠达350 mmol/L。中心静脉压测定<6 mm H2 O出现低钠血症伴有意识障碍,轻者表情淡漠、嗜睡;中者烦躁不安;重者浅昏迷、抽搐。33例均为程度不同的进食不正常。静脉补充高张盐(3%)、补充充足水分及口服补液盐3~14 d(平均6.8 d)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血钠、尿钠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挫裂伤患者特别是额颞脑挫裂伤患者易出现CSWS,伤后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正常循环血容量,尽早补充含盐液体和食物,是预防血钠降低的一个重要措施。出现CSWS应逐步平稳静脉补充高张盐水、补充充足水分及应用口服补液盐,食物中亦适量增加盐的含量,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7.
背景:近20年来小鼠的分子胚胎学研究进展获得了大量关于脊椎发育的分子信息,用同线性分析法确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候选基因已成为可能。目的:通过候选基因DVL2上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查,探索DVL2与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脊柱侧凸及其不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入选127例中国汉族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和127例对照组。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提供的基因型数据,应用Haploview 4.1软件选取DVL2的标签和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根据椎体畸形特点、畸形部位、畸形受累程度、有无合并肋骨畸形和椎管内畸形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不同临床表型。对所有样本应用SNPstream UHT Genotyping系统对所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进一步进行基于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关联分析,并用Haploview4.1软件分析对照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间是否存在连锁不平衡。结果与结论:共筛选5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1(rs2074222)、单核苷酸多态性2(rs222837)、单核苷酸多态性3(rs222835)、单核苷酸多态性4(rs10671352)和单核苷酸多态性5(rs222836),其基因型分布在病例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5个位点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5个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单倍体型与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生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进一步与先天性脊柱侧凸临床表型的关联分析中没有发现阳性位点。提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VL2基因可能不是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凸及其不同临床表型的主要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A组)80例,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B组)7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中后各时间点的心肌酶学指标。结果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较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24h,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心肌酶指标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对MTA1敲降的HeLa细胞及对照HeLa细胞进行转录测序, 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和GO聚类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TA1过表达的HeLa细胞和对照HeLa细胞在10 Gy X射线照射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 克隆形成实验和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选取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γ-H2AX的表达情况,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γ-H2AX、β-CHK2、PARP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649个, 其中402个基因在MTA1敲降的HeLa细胞中表达上调, 247个基因表达下调。与MTA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DNA损伤修复过程, GO聚类分析提示, DNA损伤修复富集于第2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10 Gy X射线照射后, MTA1过表达的HeLa细胞凋亡率[(15.67±0.81)%]低于对照HeLa细胞[(40.27±2.73)...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食管癌KYSE410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超速离心法分离食管癌KYSE410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所获得的外泌体的形态及其标志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YSE410、KYSE510和YES2细胞摄取荧光染料标记的KYSE410外泌体;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KYSE410外泌体对3种食管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下观察KYSE410外泌体具有膜结构,直径分布在30~100nm;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KYSE410、KYSE510、YES2;KYSE410外泌体能够促进KYSE410、KYSE510、YES2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增强3种食管癌细胞中β-catenin和p-Akt的表达.结论 来源于高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410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自身和低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510、YES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